醫字咁淺:柏金遜的治標與治本 - 麥煒和

醫字咁淺:柏金遜的治標與治本 - 麥煒和

柏金遜症是一種神經系統退化病,影響廣泛的腦部及神經功能,當中以活動失調最為顯著,改善有關的功能障礙亦成為治療柏金遜症的重點。
人類腦部有左右各一組稱為黑質(Substantia nigra)的神經細胞,柏金遜症患者的活動功能障礙便是由這些細胞的流失所引起。黑質負責製造、貯存及分泌一種叫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遞介質,功能是協調大腦運動神經迴路的運作,假如腦部缺少多巴胺,便會出現手震、肌肉僵硬、動作遲緩甚至停頓等活動失調。
所謂「病向淺中醫」,有病便應盡早治療,但這未必完全適用於處理柏金遜症。筆者在之前的文章曾經解釋,醫生需要觀察患者一段時間才能確診柏金遜症,再者,醫學界到目前為止仍未發現能夠根治柏金遜症的方法,不論是藥物、手術或物理療法包括針灸、推拿等,也只能改善柏金遜的症狀(即是治標),而不能令退化了的神經細胞重生或阻止其繼續流失。醫生必須考慮患者的個別情況,以釐定合適的治療方案,當病情較輕及沒有構成主要不便,患者可能仍未需要任何藥物治療,到病情進展至足以影響他們的日常運作時,適當的治療通常能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
某些國家曾利用移植手術治療柏金遜症,研究人員將人類胚胎細胞植入患者的腦部,以修復退化了的黑質神經(即是治本)。要犧牲胚胎作治病用途,乃天理所不容。部份學者希望以幹細胞取代胚胎細胞,理論上這是可行的,但要成功開發幹細胞科技作日常應用,醫學界仍需要不斷努力及長時間的研究。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麥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