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元宵佳節,人月團圓。我百無禁忌,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人生常態,就講講最近和一班來自「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的朋友,遊山玩水的經驗。
認識這班朋友,大約是三年前的事。話說在2010年初,一群來自市區、新界及離島等地居民,他們因為受到違規龕場的影響,自發組成了一個民間組織「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下稱「大聯盟」)。我當時是立法會議員,特別關注規劃及自然保育,所以也留意這件事,因此認識了聯盟內一些戰友,至今一直保持聯絡。
當年為了和聯盟的戰友實地了解違規骨灰龕場破壞環境的情況,讓我這個港島人有機會踏足偏遠的鄉郊地方,我試過一天內由港島過九龍再入新界,再由新界東走到新界西,認真是「行運一條龍」。真想不到,關注違規龕場也為我帶來意外收穫,就是讓我有機會感受偏遠鄉郊的恬靜和美麗,也令我認識破壞環境的惡毒手段。
山谷中唱K
除了頻密的戰鬥和開記者會外,大聯盟在每年農曆新年都會有大型團拜。前年和去年,我就去了甲龍村,和大聯盟的朋友齊齊BBQ。很多城市人都對甲龍村感到陌生。這條村在元朗八鄉,位於石崗旁邊。該村的居民早年已陸續搬出,現在只剩下少數居民在這條村居住。在2011年,我初次接觸村民是因為有外來人士多次騷擾居民及破壞自然環境。舉例說村民發現村內一幅估計將會用來發展骨灰龕場的土地,被不斷地噴射殺蟲劑,令荔枝樹枯死。大聯盟很重視事件,高調抗議。大聯盟除了擔心此舉破壞生態之外,也擔心殺蟲劑經土地流入大欖水塘,污染食水,最終影響市民健康。最過份的一次是有人拿着大鐵鎚大模廝樣破壞村民的平房,而女居民更奮不顧身試圖以身體阻止。我看他們拍攝的影片,忍不住留下眼淚。實在太可恥!幸好最終警方承諾跟進事件。
用於土地,取於土地。如前所述甲龍村荔枝樹多,村民就將枯枝斬下曬乾成為枯柴,然後燒柴來煮糖水讓我們分享。嘩,這碗糖水,又香又清甜,是BBQ後的恩物!
大概是地靈人傑,甲龍村的老人家,個個都老當益壯。我們這些城市人入到村口,人人都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對村內一事一物好奇。最搞笑是我們來了個城市和鄉村的fusion,就是面對着山谷唱K!山歌,我們當然不會唱,流行曲倒還可以充撐場面,大家邊唱邊笑成一團。我記得荔枝樹旁的梨樹,開着小小的白色梨花,優雅地佇立樹枝上,希望我們的歌聲不會騷擾了這些小精靈。
望東灣的未來
一○年的農曆年期間,大聯盟的朋友邀請我出席了上水蕉徑村的村公所開幕典禮,我與近百人於露天環境下邊看舞龍邊吃圍村盆菜,風味至今難忘。至於今年的農曆年,我在上周日就和大聯盟的朋友,去了一個叫「望東灣」的地方。同樣,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望東灣是乜東東,包括我在內。
望東灣其實是大嶼山的芝麻灣半島,不過,由於交通十分不便,所以一直是人迹罕至。前往望東灣有兩個方法,其一是在港外線碼頭坐渡輪去長洲,然後轉乘約三十分鐘街渡到望東灣;其二是先去大嶼山的貝澳,然後步行入望東灣村。
望東灣雖荒蕪,卻擁有一個海連天的海灣,水清沙幼。那裏住着一個姓范家庭。原來,范家早在三百年前已經落戶望東灣,並且落地生根。最近村民剛剛搬了祠堂,上周日他們有個祭祖儀式,我也去了湊熱鬧。
不過,這片淨土的未來,一直存有隱憂。因為有一發展商擁有大片望東灣的土地,發展商自前年開始,已經三番四次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將本來列入「綠化地帶」的土地,改為「政府、機構或社區」,因為他們計劃興建大型的骨灰龕場,大搞骨灰龕生意。雖然原居民一直反對,但利益當前,發展商似乎仍然對這塊肥豬肉,虎視眈眈。
其實,政府的骨灰龕政策有很多漏洞,連保育政策都千瘡百孔。信手拈來在元朗新圍村的例子,一些歷史建築居然變成了骨灰龕場,令人譁然。我真的不想看到保育地帶成為商人的生意良機。
大聯盟的朋友告訴我,荔枝是隔年才好味,而去年荔枝味道普通,所以我已和他們約定,今年夏天去甲龍村敍舊,懷着感恩的心和貪吃的嘴,隨摘隨吃甜美荔枝。但願香港還能容得下清幽的淨土,沒有被貪婪的發展商悉數變成搖錢樹,市民於假日還有一個放鬆自己、接近大自然的選擇。
作者:陳淑莊
攝影:潘志恆、部份圖片由陳淑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