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坦白你會驚:我係香港人 - 卓韻芝

我坦白你會驚:我係香港人 - 卓韻芝

「我係香港人」這句話內藏的情感相當複雜,不能武斷就是港獨/港人自我優越感/拒絕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自問不能/不想/不會代表任何人說話,此文只能說是某種個人觀感,在這個城市成長與生活的人的感受。坦率的感受。

只不過希望生活快樂

一句「我係香港人」,並不代表拒絕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我見許多人被外籍人士問及國籍,說自己是「香港人」的人,僅只慣性地回答,懇請那些武斷「這就是想搞分化」的人體諒一下;說到底,香港真的擁有悠久的殖民地歷史,總不能一時半刻就能「改口」。在外國網上郵購貨品,當要填寫郵寄地址,面對那長長的「國家」名字清單,下意識就按字母 'H',然後便彈出 'Hong Kong'。這並不代表人類歷史上有一個國家叫 'Hong Kong';這,只不過是歷史留下的痕迹。這,大概是不少香港人的自身感受。自己知道香港從來不是國家,但很吹脹地,清單上偏偏有 'Hong Kong',而且一直以來如常運作,習慣了世事的光怪陸離。其實對一些沒有特定政見的「香港人」而言,Hong Kong抑或China,並非關鍵,關鍵是甚麼有效率而work:那個網站能夠將貨品寄到府上,就是work囉,僅此而已。「甚麼最work,就用work的方法」——這或多或少算得上是某種地道精神吧。很單純,很拼搏,只不過希望生活如意快樂。
如果回答「我是香港人」,有時也遇上些外籍人士特意指出「噢,香港人即是中國人」。許多「香港人」會輕鬆地點頭,覺得沒所謂啦,其實只因被問及,才談起國籍的問題而已。沒有想太多,態度很輕鬆,不是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政治敏感,戴着一副關於歷史背景的眼鏡審視自己。到最後,大家只希望別人看到真正的自己,視自己為一個獨立個體,而非某個國籍的自己、某個性別的自己、某個特定圈子的自己。

香港滿街美食、低稅制、交通方便等等都是香港的美好一面。

萬語千言

「我係香港人」這句話不能武斷就是自我優越感,畢竟這句話亦包含「香港的慘況」——且慢,不要武斷,意思並非香港很可憐,相比起許多地方,香港既繁榮且安穩,但繁榮安穩並不代表毫無慘況,僅止這個意思——香港的確有其慘況,遊客的衝擊、樓價的高企、生仔沒床位、有仔沒奶粉……一句「我係香港人」,內藏萬分無奈/困惑/感慨。另一方面,一句「我係香港人」,亦內藏對香港的美好,滿街美食、低稅制、有Joyce又有高登電腦中心、交通方便,半夜小巴15分鐘從旺角到達屯門都夠膽死……這就是香港的美。一句「我係香港人」,是萬語千言,亦欷歔、亦自豪,箇中情緒難以歸類。覺得好自滿?又不是。覺得好自卑?又不是。殊不簡單哦。

好煩好煩

儘管試着中肯地描寫身邊普遍朋友的心理狀況:對於香港的處境,他們活像某種……經常與情侶吵架的人——他們不知道分手比較好,還是相戀比較好,他們只知道現在有些東西不work,卻不實際知道怎樣比較work,在某些容易判決的題目上,他們知道,就像不能去滾,去滾就是觸碰底線,這個,他們知道,但當情況一深入,一繁複,他們自問不懂亦不敢下定論,只知道自己經常性煩惱。總之有些事情不work,總之自己不喜歡現況,但至於如何才絕對work?如何改善?他們不知道。經常與情人吵架的人,就是這種心情,有時又覺得分手都OK,有時又不想分手,有時又覺得「唔好理,淨係間中上佢屋企?」,好煩好煩。說到底,有一種願望不曾變改:「大家都想好地地」,是想搞好現狀的,是想好地地的。世上很少人不想自己好好生活的。

在立法會掟蕉,對香港人來說,已是很激進的行為。

和平分子

香港人還是普遍喜歡和平,本人有一堆倫敦朋友,得悉學校加學費,立即通宵霸佔圖書館抗議,我說:「嘩,你一跳,就跳到去霸佔圖書館?你是否知道香港人要到殺校才會、或者、可能、開始、考慮霸佔食物部?」兩位來自柏林的朋友偶有追看香港消息,他們問:「為甚麼你們不燒車?」是真心問,不是說笑,因為對他們來說,遊行期間燒一、兩輛車,是平常事。香港人不是這樣的,見人在立法會掟香蕉,已經覺得好激進,帶孩子遊行,已經覺得好轟烈,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和平分子,好儍氣,好可愛。
一想到這裏,不難明白普遍港人僅希望生活順境而已,只是他們清楚知道:現在有些東西,不work。

撰文:卓韻芝
藝人。
不用怕,幽默感會救贖你。

逢周日刊登

想睇更多首輪猛片介紹同預告片?《一台戲》為你網羅最新電影介紹及影評↓↓↓↓
http://hk.movies.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