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三個月,我一有空,便會到上環普慶坊、太平山街一帶悠閒地消磨一個下午。地理上太平山街、普慶坊可說是蘇豪及士丹頓街的延續,但它沒有蘇豪的酒色財氣,在這裏你會找到小型畫廊、個性咖啡室和不食人間煙火的服裝店。這裏交通稀少,可以慢慢踱步,呼吸悠閒的空氣,看看街角的老榕樹,望望古舊的石樓梯,或跟店舖裏的貓咪逗玩一下,慢慢地細味生活。
來到這一帶,一定要試試普慶坊的Café Deadend,每次我帶朋友來,他們都會驚嘆這裏輕鬆的環境,覺得像離開了香港一樣。這星期,外面圍牆上橙色炮仗花盛開,與後面醫學博物館的紅磚外牆遙相呼應,香港有哪間餐廳外面的景致像這裏一樣如詩似畫的呢?Café Deadend美味的食物實在太多,早餐的西式炒蛋(scrambled egg),既有蛋味,又有鬆軟的口感,我覺得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另外,它的熱朱古力跟一般的不同,是即叫即煮,相比一般酒店或餐廳的朱古力,滋味好幾十倍。
午餐我喜歡吃泰式雞三文治,它用作伴菜的炸花生,除了這裏,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小時候吃的大粒花生有濃厚的花生味,但這十年八載即使有錢也不易找到,大廚有其特約的peanut guy(花生供應商),所以有這樣美味的花生供應,每次未吃三文治,只吃花生,已有無比的滿足。
如果你喜歡甜品的話,一定要嚐嚐它的蘋果撻(上圖),不少網友在instagram和facebook見到它的「美貌」後,紛紛走來試食。除了鬆脆的餡皮和焗得剛好的蘋果外,我最愛它的焦糖糖醬,我每次吃,都想把整個碟舔得一乾二淨!品嚐這裏的甜品,一定要落足心機,因為這裏每一球雪糕雪葩,或小至一片biscotti餅乾,以至香橙果醬,也是大廚親手製造,來這裏,吃的是一份心意、心思和堅持。
食飽後記得過去旁邊的麵包店PO'S ATELIER,那裏除了傳統法包外,還有用雲南火腿和烏龍茶入饌的麵包,我最愛那裏的蘑菇包和牛角包,牛角包經過廚師的改造,變成了蝸牛的造型。這裏每一個麵包也像是一件藝術品,買回家翌日早上再焗熱吃,或許可把一絲悠閒的氣息帶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精神科專科醫生
李德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