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師傅牌政策 製造不公

運輸署師傅牌政策 製造不公

【剝削嚴重】
運輸署發放教車師傅牌照政策亦被指偏袒駕駛學校,只限於指定駕駛學校教車的「學院牌」可按學校需要隨時發出,但可教授任何學員的教車師傅「個人牌」,近十年僅曾發過一次,申請者達3.3萬人,但僅發出400多個牌。因「抽私人牌難過抽居屋」,駕院師傅難以跳出私人市場謀生。有幸抽中個人牌、從駕院「逃出生天」的私人教車師傅指現時工作時間自由,月薪較前多近萬元,「一日唔取消不公制度,剝削情況會持續」。

「個人牌」月賺多近萬元

在駕駛學院工作逾20年的王瑞森,現年62歲,09年達退休年齡被迫離開駕院,卻幸運地從3.3萬人中被抽中考得個人牌。之後加入李健駕駛學校。他慨嘆,離開駕院前月薪只得1.4萬元,須每日加班數小時,不斷推銷課程才有望達2萬元,「成功推銷學員報重讀課程,有不多於5%嘅佣金;好矛盾㗎,你梗係想學生合格,但佢肥佬報重讀你賺多啲」。王瑞森指現時與公司對分學員學費,車、油錢公司負責,月入比之前多近萬元。
同人唔同命,在駕院任教24年的駕駛師傅練國一直抽不中個人牌,現在時薪只有50多元,「學生每個鐘畀近600蚊,教車師傅只係分番咁少,都冇辦法,冇私人牌,被公司炒咗就冇得撈」。他指工會上月成立,助爭取權益,但始終統一發牌才是治本之策。
運輸署月報顯示截至去年11月,本港共有1,476個有效教車師傅牌,但因超過三年無續期而失效的師傅牌竟達4,303個,行內估計私人教車師傅少於1,000人。現持學院牌在四間指定駕駛學校工作的師傅共330名,駕院約佔260名。
運輸署發言人稱正檢討發牌制度,包括私人駕駛教師執照的數量是否足夠應付市場需求及是否需要統一發牌等。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