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身體的器官機能逐漸退化,是大自然不易的定律。現代醫療進步,可以「見招拆招」。
腎臟衰竭嗎?可以血液透析(洗腎);不能吞嚥?可以放鼻胃管餵營養液,或在胃或小腸做瘺,一樣可以供給營養;連腸胃也不行後,還可以經靜脈餵食。肺功能支持不住?可提供家居氧氣,甚或氣管開口抽痰,再不成插喉駁呼吸機。只是腦袋退化,暫時卻未有代替的好方法。
醫生一貫的天職,是盡力搶救病人。現今二十一世紀,病不一定能醫好,但若要延長壽命,卻有很多頗有效的方法可以採用。
劬勞未報的子女,叫醫生放手不再搶救的說話,不容易說得出口。
多年前媽媽和我戲言:「亞志,我病到不能動彈的時候,倘你膽敢吊着我的命,我死後化成厲鬼也不會放過你!」
我一位朋友的爸爸,用極工整的字體寫了一封便條給他的子女,叮囑兒女,到了康復無望的時候,一定要懇求醫生替他打一針重重的麻醉藥,不要讓他受無謂的痛苦。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除了在歐洲少數國家以外,「安樂死」是不合法的。但是否該採用插喉管等等非常手段,來為不可能再康復的病人苟延殘喘,徒然令病者受苦、親者心痛,卻很有商榷的餘地。
若果病者在未病到不能說話或神志昏亂之前,有機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家人的壓力可以減輕一些,醫生的工作也容易一些。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