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沙士疫情高峯時,03年4月27日,滙控股價跌至81.75元,人稱「媽打」、時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的李麗娟為沙士忙透近兩個月後,打算到滙豐「撈底」,卻看見銀行職員因染沙士的同事病逝飲泣。結果,媽打撈底不成,卻肩上幫助遺屬、孤雛的重任。
記者:姚國雄
李麗娟打算「撈底」那天,沙士已奪走121條香港人命,逾百家庭頓失依靠。已不知多少天沒放假的李麗娟,那天決定「唞唞氣」,走到滙豐入市,誰不知銀行內的氣氛,比外面的更沉重。
「我嗰日見到幾位職員圍埋喺度喊,喊到眼都紅晒,我問佢哋做咩事,原來佢哋同事Eva死咗。」Eva懷孕期間感染沙士,離世當日剖腹產子,餘下任職九巴的丈夫及一子一女。
職員知道媽打曾幫助八仙嶺大火倖存學生,問她可有方法。「媽打,我知你籌款好叻,唔知你可唔可以幫吓佢哋籌款?」媽打一口答應。事有湊巧,李麗娟同日接到時任社會福利署長林鄭月娥來電,提議發起「護幼教育基金」,援助因沙士失去父母的兒童成長至18歲。籌款一呼百應,多得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同月宣佈最多退稅3,000元,籌款目標本為1,000萬元,超額籌得8,000萬。
派人教用衞生巾
10年來,75位孤雛獲基金扶持成長,26位已大學畢業。基金辦定期聚會和每半年寫一份報告,跟進孤雛成長路,如今最小的如Eva的兒子郭翔星,下月便10歲;年紀最大的已脫離基金幫助;有人成為小提琴家,有人投身社會工作,有些移民離港,有些獲基金資助留學,脫離喪親陰影,「始終都喺單親家庭成長,呢班小朋友成長會有問題。其中有個女仔,因為冇咗媽媽,13歲時變得好反叛,佢爸爸搞佢唔掂,我哋建議佢去外國,3年後回來,真係脫胎換骨。」不想被標籤,媽打代他們婉拒多個訪問。
沒有媽媽的,基金要派人教孤女用衞生巾;沒有爸爸的,就要協助身兼父職的媽媽變得更堅強,閒時送她們演唱會門票,驅走孤獨感。「呢個基金唔單止要護幼,唔係好似𠵱家啲基金派咗錢就算,係要全方位幫晒成個屋企。」還有8年,基金便完了護幼的任務,「始終唔可以養佢一世,唔能夠當佢哋係悲劇人物咁呵護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