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反制黑客行動升級,白宮前天(周三)發表《減少美國商業機密盜竊戰略》報告,指外國黑客和商業間諜近年不斷竊密,打擊美國企業國際競爭力和美國經濟,聲言以加強外交壓力和起訴等方法反擊,針對中國之意呼之欲出。
這份長達141頁的報告由白宮牽頭,司法部、商務部、國防部、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土安全部等多個部門參與編製。報告指,被竊密的美國大企業,包括通用汽車、福特車廠、杜邦公司、陶氏化學和波音等,它們斥巨資在研究方面,商業機密失竊卻令它們失去競爭優勢,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損害美國出口和就業數字。
針對中國呼之欲出
美國官員強調報告非針對任何國家,但報告至少188次提到中國,遠高於俄羅斯的45次,又列出2010年來17宗中國公司或個人的商業竊密案。當中包括2012年11月,前通用汽車工程師杜珊珊和丈夫秦榆,竊取混能技術,企圖用於中國車商合營企業;於2012年9月美國華裔工程師,非法盜取L-3Communications敏感軍事技術出口至中國。
司法部長霍爾德在白宮記者會舉例說:「中國黑客不用離開工作台,就可竊取美國維珍尼亞州軟件公司的軟件源碼。」他談及司法部的反商業間諜時,亦提到在新澤西州拘捕一名中國人,指他從軍事承包商竊取導彈導航系統軟件和軍事硬件資訊。
報告提出反商業間諜的五大行動,分別是向有關國家領導人施加外交壓力;推廣企業防竊密手段;加強調查和起訴竊密者;開展120日檢討,看看是否需要新法律反竊密;展開宣傳運動,加強公眾意識。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局長海登表示:「由國家出頭解決私人企業的問題,是前所未有的。」美國商業軟件聯盟大力支持報告,美國總商會則只冷淡支持。英文《中國日報》社論指美國高調指控中國黑客襲擊,背後另有目的想中國做「代罪羔羊」,分散美國自身經濟問題焦點。
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