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防止泛民主派再施拉布戰,民建聯葉國謙早前提出限制議員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出修訂次數,結果泛民提出近200萬項修訂反剪布;秘書處統計後發現,需要高達47,736小時才能處理悉數修訂。
秘書處資料顯示,職員單是初步審閱有關修訂已需要408個月;若財委會主席全部接納修訂、交上會議表決,每項一分半鐘,總計要多達1,989日、或23,868次每節2小時的會議才能完結。財委會今天開會討論如何處理。
此外,多名學者及議員昨天則在教育事務委員會上批評中央政策組收回學術審批權,更不滿中策組將官員加入審批小組內。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在會上批評中策組安插官員進入審批小組,明顯想控制研究方向,令獨立性蕩然無存,更有藉學者名聲為政府政策「開路」之嫌,「唔該你哋唔好玷污學術界」。
陳家洛斥中策組如強盜
公民黨陳家洛批評中策組強行收回審批權的粗暴舉動猶如「強盜」,委任官員加入審批更是「超錯」,「研究教育係咪要搵吳克儉?研究土地又係咪要搵陳茂波?你叫啲學者點能夠接受?」
中策組全職顧問王卓祺聲稱,曾就收回審批權一事與研資局前主席錢大康「傾過」,與錢去年底稱中策組從未諮詢研資局的說法矛盾,在場議員即要求澄清,但遭委員會主席林大輝以用完發問時間及即將散會為由阻止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