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人物:死者為盡責任犧牲 生者為討責任被禁

爽人物:死者為盡責任犧牲 生者為討責任被禁

【走過十年非典人生】是幸不是幸?眨眼十年,沙士死者或已投胎轉世,然而一班倖存者仍活在悲傷下,看着妹妹長大,也看着她患沙士離世的姐姐鄧今茵,思念親情淚流度日,想起昔日同一屋簷下的日子,只有婉惜及哀痛。即使是救人英雄也不好過。內地前軍隊醫生蔣彥永因披露疫情實況,贏了「中國良心」的美譽,卻一語誤終生,十年長期受監控,曾被帶走軟禁,至今不准出國探親。
香港疫情還算「透明」,但不少內地倖存者至今仍在找尋真相,究竟逝去親友的死因是甚麼?

「我叫鄧香美,但冇咁快香!」

想起亡妹那年受沙士煎熬而離世,鄧今茵不禁哭了起來。

每當想起妹妹鄧香美,鄧今茵就忍不住要哭。299人的沙士死亡名單,為甚麼偏偏寫上妹妹的名字?鄧香美是十年前第三個被世紀疫症奪去生命的醫護人員,香港公園有她的銅像,浩園有她的墓碑。大家都說她捨身為人,鄧今茵卻黯然地說:「無咁偉大,佢只係盡本份做自己既工作。」
2003年春天,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鄧香美僅戴着手術口罩,在12A病房照顧病人,誰知沙士已悄悄掩至,暗藏在病人身上。她協助病人進食、換尿片、大小二便,自己也不幸中招。「當時沙士來勢洶洶,醫院有幾個同事辭職,但佢好有責任感,唔會為咗沙士而唔返工,仲走去續約。佢以前讀書,老師都話佢係盡責既人,連佢老公都係咁講」。
當時全城為口罩瘋狂,鄧香美為十個兄弟姊妹張羅口罩。「佢識得批發商,容易訩貨。我哋每個家庭都有口罩,佢真係好細心」。她關心他人,忽略自己,「4月1日佢打電話畀我話:『我入院,我發燒呀!』我話:『你講笑咋?今日愚人節,唔好搵呢啲笑講!』佢好樂觀,向同事講:『我叫鄧香美,但冇咁快香!』證實感染沙士,十日後被送往深切治療部(ICU)。「未入ICU前,她每日都會來電,越傾越辛苦,不斷咳。佢成日叫我好好地湊大兩個孩子。有日姑娘打畀我,話佢傾唔到電話喇,佢要插喉。後來簡直昏迷咗。我知道冇轉機啦……醫院又唔俾我去探佢」。

為妹妹扶乩無阻死神

兩姊妹本來督信基督教,鄧今茵在六神無主下竟為妹妹扶乩、誦經、放生雀鳥烏龜、擺玫瑰花風水陣,卻無阻死神降臨。鄧香美彌留之際,兄弟姊妹及鄧香美的丈夫穿上全套保護衣,圍繞病床前。「佢手腳腫晒,有好多針孔、瘀痕。我拉開佢衫袖,睇到好傷心。我話點解你運氣咁差?唔通呢一刻你真係要離開?我好唔捨得,但都好無奈」。話畢,鄧香美的手指輕微一動,似是回應姐姐的說話。
「5月15日,佢離開左我地」。鄧香美終年36歲,由入院至病逝,搏鬥了50多天。全港1,755人受感染沙士,鄧家11個兄姊妹妹竟有兩人染病,大家姐也因在老人院工作而中招,幸而病情輕微,很快康復。
鄧今茵與鄧香美相差六歲,她排第三,妹妹排第六,每逢節日都由她們統籌家人團聚。爸爸早逝,母親離家出走,鄧香美結婚時也向三姊跪地送茶。「她去世時,老公不過38、39歲,𠵱家佢已另組家庭,有孩子」。鄧今茵為妹夫辯護,說他年輕,與妹妹膝下猶虛,又是家中唯一男丁。
每年春秋二祭,鄧今茵等人都到安葬殉職公務員的浩園拜祭妹妹,這天她買了白色康乃馨混種,「佢鐘意白色花,好似百合、白玫瑰、薑花」。浩園還葬了另外五名因沙士殉職的公營醫護人員劉永佳、謝婉雯、劉錦蓉、王庚娣及鄭夏恩。「原來已經十周年,𠵱家重提仍然好傷心。估唔到呢個疫症咁得人驚,其他市民覺得無事,同沙士只係擦身而過,但我身邊有人因沙士而離世。呢個病菌無啦啦搶走一條人命」。她對政府沒有埋怨,認為命運是上天安排;最近英國出現「新沙士」個案,鄧今茵寄語大家「洗手、洗手、洗手」,以防疫症再度爆發,「我都同對仔女講,唔好成日捽眼捽鼻,食飯前要洗手」。

鄧香美(圖)跟鄧今茵非常親密,相中她手抱姐姐剛出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