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信報》回應梁振英律師信的聲明,公眾不會理會據實力爭的大部份闡述,而只集中注意末段:「若因文章而引起讀者對梁先生產生不公的結論或引來不便,我們謹此致歉」。儘管管理層補充說致歉的對象是讀者,但有哪一個讀者提出過有「不公的結論」嗎?這樣的讀者只有一個,就是梁振英。因此,梁也如獲至寶地連忙表示「接受」(道歉)。《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前天為文,對報社的回應儘管表示「勉強可稱不卑不亢」,但公眾也集中注意在他表明,如果仍是他辦《信報》「肯定不會為此事而道歉」這一句。
林先生說報社回應讓「管理層不必為法律纏訟煩惱而全神貫注於報務」,好像這只是《信報》自己的事。但其實這是全港傳媒的事。行騙長官沾沾自喜於一個以硬淨見稱的傳媒在威權面前跪低,這實在是對傳媒整體的侮辱。
李怡
逢周一至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