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睇」電郵賣廣告 <br>Gmail被指侵用戶私隱

「偷睇」電郵賣廣告 
Gmail被指侵用戶私隱

【本報訊】Gmail用戶無數,惟使用Gmail要當心有人比你更早閱讀郵件。原來Gmail一直有掃描用戶所有電郵內容,檢索關鍵詞語配置廣告圖利;有IT業內人士認為「俾人偷睇唔多好」,惟世上並無免費午餐,用戶只能避免透過Gmail傳送敏感資料。
Google從無遮掩會檢索電郵內容放送相關廣告,在Gmail「廣告偏好設定」一欄已清楚列明,私隱政策頁面亦有提及,惟知悉Google實際做法的人並不多;國際市場調研公司GfK月初發佈調查結果,1,006名受訪Gmail用戶中,七成人不知道自己每封郵件,也曾經過Google掃描再到手,88%表示不同意這種做法。

提脫髮即推薦治療專家

Gmail主要對手Microsoft微軟今年初在美國發起網上聯署行動,要求Google停止掃描用戶電郵圖利。網頁詳列多個實例,說明Google如何侵犯私隱,例如在私人郵件提及「度假」,右側廣告便會出現旅遊廣告;出現「疹」等病症字眼,就會有藥物廣告;如有「脫髮問題」,廣告更會推薦治療專家。
微軟區域科技長陳育明指出,Gmail在香港約有110萬用戶,「寄信都唔會expect(期望)個郵差拆開封信,睇完再揳相關廣告落去啦」。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留意到有關電郵服務供應商的做法,惟迄今未收到相關投訴,也未掌握確切資料和未作調查,不會評論。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方保僑表示,知道Google有此作業流程已久,但世界上並無免費午餐,「惟有唔放敏感嘢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