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沙士」繁殖速度快

「新沙士」繁殖速度快

【本報訊】10年前的沙士沒有重臨,但全球正受「新沙士」威脅。英國出現首宗新沙士病人個案,死者相信是從患病家人感染。英國專家發現,引致新沙士的冠狀病毒容易逃過免疫系統感染肺部,繁殖速度較10年前的沙士冠狀病毒更快。干擾素或有效治療新沙士。
英國早前公佈一個家庭有三人受感染,當中只有一人曾到中東,現仍在曼徹斯特醫院留醫;另外兩人相信是屬人傳人個案。最新一名死者本身有長期病患,本周日於伯明翰市女皇伊利沙伯醫院病逝,是英國首宗死亡個案。全球至今有12宗新沙士個案,死亡個案增至6宗,分別來自沙地阿拉伯、約旦及英國,死亡率達五成。

逃過免疫系統感染肺部

英國專家發現,新冠狀病毒可逃過人體免疫系統,容易穿過肺部上皮細胞令人感染。新病毒很容易在上皮細胞繁殖,速度較10年前的沙士冠狀病毒更快。干擾素或有效治療新沙士,但仍需進一步研究。
瑞士康特諾醫院免疫生物學所專家表示,實驗室研究顯示新冠狀病毒在人體細胞中,有效率地生長,而且是「有備而來」感染人類,或可透過能提升免疫系統的藥物治療。目前全球病例不多,可能有更多患者症狀輕微而未被發現。
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呼吸系統科主任許樹昌指,新沙士死亡率高,但人傳人效率仍然低,不像10年前本港京華國際酒店出現首名沙士病人後,一日內傳染16人。他指暫時未有藥物可針對性治療新沙士,若本港有新沙士個案,最主要給予支援性治療,如病人呼吸衰竭可使用「人工肺」。醫生可參考10年前沙士的經驗,考慮使用干擾素、蛋白酵素抑制劑或康復者的血清,但仍需等待歐洲的實驗室確認有效,但不應過早用高劑量類固醇。
許又指,現時新沙士的資料不太多,病人受感染主要出現發燒及肺炎,嚴重時「兩邊肺白晒」。正在英國曼徹斯特留醫的病人,同時感染新沙士及甲型H1N1流感,需研究兩者關係。部份新沙士病人有腎衰竭,但甚少出現在10年前沙士病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