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即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是由一種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
‧潛伏期:沙士的症狀普遍在染病後兩日至七日內出現,但潛伏期可長達大約十日
‧病徵:沙士的早期症狀與流行性感冒相似。一般而言,患者起初會出現發燒、乾咳、呼吸困難等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狀。約10%患者的病情可能會迅速惡化至呼吸衰竭
‧傳播途徑:沙士主要透過人與人的近距離接觸傳播,尤其是通過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噴出的呼吸道飛沫。如雙手觸摸被污染的物件表面再觸及口、鼻或眼睛時,亦有可能染病
‧疫情出現:2002年沙士病毒首先在中國廣東省出現,中國政府在初期隱瞞疫情加劇其蔓延速度。此病經由旅遊、商貿、移民人群迅速擴散到了香港,並由香港再擴散至越南、新加坡及加拿大等世界各地。全球超過8,000人受感染,超過775人死亡,導致嚴重恐慌
負面影響(正面影響暫不分析)﹕
‧嚴重人命損失:沙士疫情導致香港299人死亡,包括六名醫護人員。而感染人數多達1,755人,在醫治過程中使用的類固醇導致13.5%的患者患上骨枯,嚴重影響活動能力及帶來痛楚
‧嚴重社會恐慌:沙士自2003年2月傳入香港,到6月世衞將香港由疫區除名,歷時四個多月的疫情令香港出現嚴重恐慌,市民爭相搶購口罩、板藍根、消毒用品;網上謠言稱香港將宣佈成為疫埠而導致日用品搶購潮。全港學校停課一個月,市民因恐慌而減少外出及與人接觸。嚴重損害市民的精神生活
‧沉重經濟打擊:疫情對香港主要的經濟支柱——旅遊業帶來沉重打擊,2003年4月世衞對香港發出旅遊警告,導致來港遊客比2002年大減70%,酒店、交通、零售受到嚴重打擊。市民減少外出消費,加上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導致整體消費減少,樓價下跌,百業蕭條,失業率高達8.7%。嚴重損害市民物質生活
‧削弱政府管治威信:沙士疫情暴露董建華政府的能力不足,未能與中國政府合作以獲得更多疫情資訊;缺乏傳染病的危機意識;未能有效統籌各部門共同處理疫情。引發2003月7月1日50萬市民大遊行,2004年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引咎辭職,也埋下董建華2005年「因腳痛辭職」的伏線
減少傳染病威脅的可行措施
1.改善醫療系統
‧傳染病是能快速擴散的疾病,香港政府必須改善醫療系統,才能應付迅速傳播的傳染病
‧香港在2003年沙士後已建立專門接收傳染病患者的傳染病醫院(位於瑪嘉烈醫院),提供足夠的傳染病隔離病房,能集中處理患者,避免傳染病在不同醫院擴散
‧醫院管理局在沙士疫情後也建立傳染病預警機制,以「綠、黃、紅」三級顯示傳染病的風險指數,並制定各級預警下的工作守則,增加醫療系統防禦傳染病的能力
2.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
‧香港政府眾多部門,分別負責不同的政策範疇,各部份獨立運作,合作基礎較為薄弱,削弱應付傳染病的綜合能力
‧政府應該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在傳染病爆發風險較高時,建立跨部門協調小組,由各部門首長組成,共同商議可行的應對措施,能有效提高政策可行性及行動的快速性
‧跨部門合作小組可以包括:衞生署、入境處、教育局、房屋署
‧跨部門合作小組應該商討傳染病出現時的緊急應變方案,並定期進行演習,提高部門之間的協調能力
3.增加市民衞生意識
‧宿主體內的微生物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導致疾病傳播的出現。我們可以通過阻止微生物在環境中傳播來防止傳染病擴散,而這又可以通過增加市民衞生意識達致
‧政府可通過媒體向市民傳遞衞生意識,例如注意個人衞生、生病時須佩戴口罩、養成經常洗手的習慣、生病時盡快求醫及留在家中休息等,減低傳染病毒人傳人及在社會擴散的機會
4.建立傳染病通報機制
‧全球化之下世界各國人員地域流動性增加,也增加傳染病跨境傳播的可能性,因此香港必須與中國內地及世界各國政府建立傳染病通報機制,防止傳染病跨境傳播
‧在通報機制下,其他政府需要就重大傳染病(例如沙士或禽流感)向香港政府通報,能讓香港政府掌握更多資訊,從而制定相應的防禦措施,例如加強出入境檢查、提高本地傳染病預防級別、提早準備足夠醫療物資(例如口罩)等
‧通報機制也能令市民相應地進行適當的個人防禦措施,例如佩戴口罩、頻密洗手、避免前往疫區等,減低傳染病擴散風險
5.加強醫學研究
‧研究有效疫苗和治理方法是防止傳染病持續擴散的有效方法,政府應該大力支持相關醫學研究
‧在2003年沙士肆虐香港期間,香港大學醫學院通過研究發現沙士是由冠狀病毒所引致,同時研發快速測試的方法,為識別及治療病患者作出了重大貢獻
‧由於醫學研究難於找尋足夠的商業資助,因此政府應該增加對大學醫學院的撥款,鼓勵香港醫療創新及疫苗研發,長遠增加香港防禦及治理傳染病的能力
撰文:Hong Sir
遵理學校通識科補習名師
問.通識問題
這世代紛擾,日拗夜拗,特區管治危機、同性婚姻應否合法化、香港人身份認同、港獨問題、加碼生果金爭議、全球氣候反常……令人透不過氣,通識科師生追看新聞更是疲於奔命。很想有人扶一把,協助分析熱門題目?機會在眼前,電郵或whatsapp你想知的通識題目給《爽報》,我們會轉介至本欄三名通識名師,作為他們撰文的參考。試期不遠,不要猶豫了!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016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