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慧眼:<br>莫非全部瞓緊街? - 張慧敏

職場慧眼:
莫非全部瞓緊街? - 張慧敏

我明知這個題目惹火,肯定會招來批鬥非議,但見身為教育界人士寫這樣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文章,簡直不可饒恕!
以「現時200萬元以下的住宅甚少,假設月入2萬元,有兩成儲蓄率,要儲夠三成首期也要儲近12年。況且,很多年輕人的月薪根本沒有2萬元,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點也遠低於此,而且升幅有限。
前任政府在房屋方面犯了不少重大的錯誤,單是這點,已可以令他推出不同的計劃安撫人心,特別是年輕的下一代,也算是贖罪吧。你不去贖罪,便天天被人罵無能,沒有遠見,新不如舊。」所以建議政府為青年設立青年公屋與居屋,解決他們的住屋需要。
除非這班年輕人現時全部瞓緊街,否則有甚麼住屋問題需要解決?要獨立要有私人空間要搬出來住先要看自己荷包及本事,況且除非含住金鎖匙出世,誰個大學畢業會有錢買樓?根本就是不切實際妙想天開!香港大學生每個大大話話被資助了成百萬才畢到業,那基本學費每年四萬二千幾只是零頭,分分鐘還要是問政府借貸來交的學費,我們納稅人個個有份夾錢供他們讀書,讀完搵唔到食做不出成績,起薪點低做來做去人工升幅有限,還讀來幹甚麼?那錢豈不白花得冤枉?借錢買文憑還未夠,還要包埋住,到頭來還要社會向他們贖罪?條數究竟點計,到底是誰欠了誰的債?
房屋政策出錯是事實,不過關年輕人甚麼事?真正有所虧欠的是那一班長者老人家!舊日香港勞工全無福利,手停口就停,捱生捱死捱足一世老來體弱多病三餐不繼境況淒涼,還要老無所依,他們為香港作出的種種貢獻,該如何補償?不要講住得舒適不舒適,誰來關心他們日子過得怎樣,活得可有尊嚴?

張慧敏
http://www.facebook.com/HKcareer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