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在線上看過黃子華03年的棟篤笑《冇炭用》(對不起,我認,我是法治意識薄弱),尤其是那段講香港人對公平的觀察。
「點解大家都畀咁多錢買串魚蛋,佢嗰串多我兩粒㗎?唔公平喎……我唔要攞番多兩粒,我要攞走佢嗰兩粒!」
這個年頭的公平,除了我要更多,也要人家得到更少。昨天立法會的福利事務委員會,本來是講中長期社會福利規劃,但是發表意見的代表,卻說要開徵「富人稅」。
「向有錢人埋手,攞資源,幫窮人,有乜唔啱呀?」
實情是,香港已經是少數人負擔了大多數的稅款。當然,這少數人,絕對不是窮人。在香港,窮人是不用交稅的。再講,特區政府也不是沒有錢。相反,就是因為錢太多,用錢時沒有認真去想,令到不少真正有需要的人,得不到幫助。
「政府有錢係一件事,但係有錢人交稅仲唔夠多。其實,他們手上嘅錢,夠用幾世,點解唔分啲出來?」
妒忌,是一個很難訴諸於口的情感。社會研究,也幾乎完全忽略妒忌的影響。
「咁樣唔公平,點解佢有,我冇?」沒錯,就連小孩子也會將妒忌心,以公平來作包裝。
事實上,妒忌有正面的影響,也可以令人上進,但也可以造成很大破壞。最危險的狀況,就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妒忌心,卻將怨憤轉移,敵視生活過得好的人,這樣最終只會令自己繼續生活在貧困之中。
同樣道理。有慾望,不是錯,問題是要想想,究竟為甚麼人家可以得到,而不是整天埋怨自己為甚麼得不到。一念之差,有時就是貧富的分界線。
去片: http://bit.ly/Xm5Zvl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