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br>新加坡政府在想甚麼? - 盧峯

國際Z世代:
新加坡政府在想甚麼? - 盧峯

移民問題不管在哪個地方都是燙手山芋。歐盟多個國家就多次出現排斥新移民的大型騷亂;美國兩大政黨同樣因如何處理新移民針鋒相對,黨爭不已。想不到的是向來循規蹈矩,聽教聽話的新加坡人也對移民問題大動肝火,前幾天有4,000多人上街抗議政府的人口及移民政策。說新加坡人走上街頭有點不準確,因為他們只是聚集在政府指定在Hong Lim Park的"Speakers' Corner"集會,沒有真的在街頭抗議。不過,4,000人的集會不管如何溫和、如何有序在新加坡來說都是絕無僅有的事,難怪連國際傳媒也有不少報道。
為甚麼一向溫順的新加坡人也禁不住要站出來反對政府的人口政策白皮書呢?看看幾個重要數字就會明白他們的憂慮。根據白皮書,政府預計新加坡總人口(包括公民、永久居民及外來人口)到2020年將是580萬至600萬,到2030年則增至650萬至690萬。若果只算公民及永久居民,2020年的數目是400萬左右,2030年則為420萬至440萬。以目前新加坡總人口530萬計,七年內人口將會增加70萬,17年後則增加160萬,即比現時上升接近三成。以17年時間令人口增加三成,速度不可算不快,增幅不可算不驚人。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人口在過去九年時間已增加四分一,從400萬左右增至530萬。換言之,短短26年間新加坡人口翻了一番。以面積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小城市來說,人口急增一倍的衝擊肯定非常巨大,從居住空間、環境到生活成本都不免惡化,首當其衝的低下階層更肯定有切膚之痛,難怪有幾千人敢冒開罪政府的風險公開抗議。
新加坡政府當然不是儍瓜,也不是刻意挑起社會爭議,但在她的盤算中,人口增長是整體經濟增長的必要成份。只有保持人口特別是工作人口有百分之一至二增長,再加上生產力提升,新加坡才能長期保持經濟增長在百分之五左右的水平。要是單靠生產力上升,增長率便可能在百分之三以下。一旦人口像日本或某些歐洲國家那樣下跌,整體經濟增長便可能跌至百分之一甚至停滯,跟日本的困局一樣。
為了GDP保持上升,為了不斷擴大新加坡的經濟體積,崇尚大有為的新加坡政府當然毫不猶豫的引入外來移民及勞工,壯大人口特別是勞動人口總數。他們相信,發展才是硬道理。有了GDP增長,甚麼爭議、反對都是可以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