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的G20財長、央行行長會議會後聲明居然沒有提到貨幣戰危機或點名批評日本,着實有點出乎意料之外。畢竟會前已有多國官員包括俄國、德國、南韓官員提出相關憂慮,日圓貶值的速度及幅度又相當驚人,作為當今最重要經濟會議的G20峯會實在沒有理由輕輕帶過。
不過,只要看看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會前的發言就不難明白日本為何能避過一劫。伯南克是這樣說的:「美國正動用本身政策改善國內經濟,我們深信振興美國經濟對全球經濟也有助益,我們歡迎其他國家採取類似的做法。」簡而言之,伯南克是說美國正在採取極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他不但沒有理由批評其他國家,並且鼓勵她們這樣做來推動本國經濟,從而加快全球經濟復蘇。既然美國老大哥拍心口支持日本,其他國家即使有微言也不大可能有甚麼異議,更不可能在聯合公報中點名批評日本。
撇開政治上的盟友偏幫,伯南克的說話在經濟上也有一定根據。當前全球經濟特別是發達國家處於低迷、停滯狀態,投資不前,消費萎縮,各國政府採取非常手段刺激經濟不但情有可原,更是大有必要。日本雖然不像美國那樣舉足輕重,但依然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並且陷於經濟泥沼已超過20年,她採取激進手段包括製造通脹以打破通縮的確有經濟理據,的確值得同情。
更何況日本跟中國不同,日圓基本上是國際流通貨幣,日本政府沒有太大能力控制滙價,日圓升跌主要由市場說了算。只要日本政府沒有人為操控滙價或定出甚麼官定滙率,其他國家要批評她操控貨幣或發動貨幣戰並不容易。
只是,對出口主導的經濟體或新興經濟體而言,日本的無限量貨幣政策及2%通脹新目標雖不算是直接操控滙率,但骨子裏卻是在盡力增加日圓供應,推低日圓滙價。換言之,即使日本政府不是存心壓低日圓打貨幣戰,結果也是一樣。而那些跟日本企業、跟日本貨品爭出口市場的國家即使無法公開發難,私底下也肯定在抱怨、質疑日本的做法。
事實上就在G20會議結束後不久,中國官方新華社就發表評論,指會議聲明雖沒有提到貨幣戰爭,但各國貨幣爭相貶值以至貨幣戰的風險並沒有消失。只要日圓滙價進一步下跌,只要歐美繼續量實,新興經濟體面對的壓力將會更大,她們大有可能採取措施自保,包括讓貨幣波動的幅度擴大又或是乾脆來一次貶值。當還擊戰出現時,國際投機熱錢將乘時興風作浪,最後令貨幣市場以至金融市場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