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速遞 即影即有慰病人

義工速遞 即影即有慰病人

【醫者仁心】
時間倒帶至03年3月25日,任職聯合醫院呼吸科的朱頌明醫生,和當時仍未成為傳染病專科醫生的曾祈殷,發現同一晚有數以十計出現肺炎病徵病人求診,這些病人登記地址均為淘大花園,不少人更同住E座;聯合醫院知道這並非巧合,政府於翌日也承認,沙士已在社區蔓延,四日後淘大E座被封。
沙士10年後,朱仍有與部份受影響人士聯絡,發現有當年因父母染病入院無人照顧的孩子,即使父母康復,仍有一段長時間不敢單獨一人;他進行研究發現90名沙士病人中,有約四分之一病人於沙士發生兩年半後,出現創傷後壓力症。
「當時受嘅驚恐越大,造成嘅影響就會越大。」朱憶述,當年須醫治病人生理及心理上的創傷,例如有不少人全家入院,入住醫院不同病房,他找來義工擔當「人肉速遞」,用即影即有相片,讓病人掌握家人情況。

無想過從醫會殉職

現已成為醫管局傳染病中心副顧問醫生的曾祈殷,難忘當年聯合醫院與同袍並肩作戰,「當時身邊嗰位同事,隨時成為你下個病人」。曾說,從未想過有人會因為當醫生而殉職,經此一役,他決定從事傳染病專科工作,「想用有限資源保護同事同病人!」
疫潮後,他與朱都特別感激當年願意以身犯險,從靈實醫院主動調到聯合診治沙士病人的陳健生醫生。沙士十年,朱和曾均希望大眾將戴口罩、多洗手等變成習慣,對疫症提高警覺。
《蘋果》記者

當年診治淘大病人的曾祈殷醫生,立志從事傳染病專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