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怕出名是不變定律,尤其是舖租升不停的香港,經歷金融風暴與經濟衰退的飲食老字號,要留下來就要有自己舖。在港經營五分之一個世紀的富臨集團管理層便深明此理,集團自去年起已連橫掃舖。富臨集團業務總監胡潮表示,「買咗,供完,就係自己嘅,唔使驚俾人趕走。」
記者:程俊華 陳家雄
類似銅鑼灣利苑粥麵因不敵貴租而結業的故事正不斷上演,逼遷更非鮮聞,飲食集團購入舖位自用,是對抗業主加租唯一招數。資料顯示,富臨集團自去年初已開始購入心水舖,該集團及有關人士近期斥資近3.2億元連橫掃舖。
抱怨有生意 就加到黐線
據了解,富臨集團近一個月頻頻出擊買舖,先在上月底斥1.6億元購入油塘鯉灣天下地下5、6號舖及1樓7、8號舖,合共24,251方呎,呎價6,598元;另又在農曆新年前夕,再以1.55億元掃入西營盤皇后大道西409號怡景花園面積16,374方呎地舖,呎價9,466元。
當中鯉灣天下舖位目前以每月34萬元租予餐廳,料將於稍後租約屆滿後收回自用。至於怡景花園舖位早已交吉,可隨時用作酒樓。
對於近來頻頻買舖,胡潮回應本報說:「啱我哋做嘅(指舖位地點),業主又肯賣,價啱,咁咪買囉!幾時買舖都係好過租舖,買咗,供完,就係自己嘅,唔駛驚俾人趕走。」
胡潮表示,以往租舖的分店,生意稍有起色,業主就加租加到「黐線」,「真係做又死,唔做又死!」有些租約期滿,業主不租,「話租咗俾人喎,唉!間舖做咗幾年,叫做有生意,就同我地講拜拜啦!」所以每逢開分店,跟業主傾租約時,也會問業主賣不賣舖,「但好多業主唔肯賣呢!」
業主要賺到盡是自然心態。胡潮作為生意人,自然理解,因此,他認為買舖未必要在市區,「我哋唔係炒舖,而係用家,係開酒樓,間舖最少過萬呎,仲要睇下做唔做到生意,所謂做到生意,好難講,未必是人流旺,例如屯門中央廣場睇下,樓下無乜人行,但我哋係嗰度間酒樓,開咗之後,就係有生意。」
事實上,富臨集團一向有投資商舖、商廈甚至工廈物業,不過,據地產界人士表示,富臨集團以往多數長線投資,但近年購入舖位自用的頻率增加,其中原因是「富臨集團揀租客,自己部份店舖亦難免被業主拒租,導致失去分店。」其中銅鑼灣的阿一鮑魚富臨飯店,便因業主大幅加租而即將搬遷。
三兄弟開逾40店
【小檔案】
富臨集團是楊氏三兄弟打併出來的飲食王國。1992年,當時在深圳晶都酒店擔當行政總裁的大哥楊潤全決定回港和弟弟合伙在大角嘴開辦富臨火鍋食館,主打火鍋,及後又以燒鵝做招牌菜。後來他們涉足高檔市場,2002年在觀塘開設以鮑魚為專賣的陶源酒家,開業初期以「96蚊一隻鮑魚」作招徠。
之後陸續以不同品牌進軍各條飲食路線,如主打小菜的富臨漁港、辦婚宴的囍臨門,又在深圳開設陶源酒家分店,時至今日,擁有40多間分店。目前仍由三兄弟分管不同業務,大哥擔當行政總裁,兩位弟弟楊維和楊基分別負責其他職務。
新game出爐 ~ 快啲試下自己有無辦法上車啦!
【「樓」年運程小測試】
http://www.tomonews.net/game/hkhousing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