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點燈 凸顯丁權

祠堂點燈 凸顯丁權

【薪火相傳】
新界人添丁後在祠堂點燈,原來為凸顯丁權。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廖迪生表示,點燈是希望新添男丁被宗族承認,日後有權繼承祖先產業,「新界以前有好多土地,土地由祖先名擁有,或者阿公,呢啲利益要有制度決定邊啲人有得分」。點燈後請族人吃一餐,就是想村內人見證男丁正式加入族譜。

不過,屏山坑尾村竟停了點燈60多年,後人鄧達智解釋,其祖先曾留學海外,思想西化,故提出免卻勞民傷財的傳統習俗,「屏山其他村仍然有點燈,好似坑頭村,每年正月元宵前就會抱住男丁,挑住花燈、祭品同粥到祠堂點燈,不過盞燈會帶返屋企掛」。至於粥,是用來招呼族人,「細路仔多數食粥,所以派粥畀家族食。」他稱,點燈花費不多,卻有「薪火相傳」的意義,故會建議家族重辦。
《蘋果》記者

早年屏山坑頭村添丁家庭於點燈儀式後合照。鄧達智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