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安和快樂的未來 - 李怡

一個安和快樂的未來 - 李怡

啟時有一天跟媽媽說,他在青年會當義工時,被一個人莫名其妙地罵了幾句。媽媽說,你有沒有回罵他。他說,沒有,那個人好像身體有病,脾氣不好是常有的事。接着他說,過去幾年在癌症病房已被罵慣了。
啟時在中學時已一心要讀醫科。加拿大的大學醫科收生很嚴,每年上千人考,只收一百多人,而且都要先取得其他科的大學學位才能考。啟時從小到大讀書成績都優秀,中學最後兩年已跟一個大學教授做研究,並進入當地醫院癌症病房做義工。去年取得大學的數學學位,考醫學院大約拙於言辭,口試沒有過關。今年另一名校給獎學金他讀碩士學位,但他仍想再考醫科。在加拿大做醫生不是賺錢行業,因為全國實行醫療保險制度。讀完醫科若再讀專科,也差不多30歲了,以賺錢謀生的角度,讀醫不是好選擇。不過,啟時過去五年都在癌症病房當義工,使他對自己的人生有了相當堅定的抉擇,就是要做醫生幫助病患者。
啟時不愛說話,家中與媽媽最親,但過去五年也沒有談他在癌症病房的經驗。那天問起,他才說到病人通常脾氣不好,而五年來他能夠接受莫名其妙的發脾氣。他學會了容忍,不怕受委屈,懂得體諒在困病中的人。癌症病人都等於被判了死刑,他也看到許多人在絕望中走向死亡。問他常看到這種慘事,心情有沒有受影響,會不會感到人生灰暗。他說沒有,他更明白生與死是人生必經之路。認識死亡才更知道活着的意義,能夠在別人最困難的時候幫到他會感安樂。
啟時今年23歲,醫科也未必讀得上,但他會有一個從助人中得到安和快樂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