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股市在去年6月見底後,迄今已累積超過兩成升幅,主要利好因素包括中國經濟數據改善,以及歐洲債務危機的極端風險下降,令環球投資者重拾冒險意欲。展望後市,支持亞洲股票進一步上揚的催化劑,有望來自企業盈利動能復蘇。
所謂盈利動能,是指盈利預期上調的企業數目相對下調企業的比率。盈利動能大於「1」,即代表盈利評級獲調高的企業多於被調低的企業。
以MSCI綜合亞洲(不包括日本)指數計,亞洲企業的12個月每股盈利增長預期在2010年第二季見頂後,曾連續兩年被股票分析師下調,至2012年9月開始改善。現時區內每股盈利增長預期為14%,低於2000年以來的平均值18%。
美財政問題堪憂
最近數月區內盈利預期改善,主要是因為經濟增長出現反彈。隨着需求進一步改善,以及商品價格回穩令投入成本降低,2013年的盈利預期可望出現更多上調。
除了企業盈利動能有望加強之外,環球游資充裕、亞洲通脹受控、中國繼續展現周期性復蘇,以及區內股票估值吸引,都將構成利好亞洲股市的背景。
環球游資方面,現時美國聯儲局、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均堅決推行量化寬鬆,應可利好包括亞洲股票在內的風險資產。
迄今所見,亞洲區內通脹仍普遍較溫和。考慮到去年的基數較低,相信消費物價指數會在今年上升,但通脹形勢仍會受控,令亞洲央行可不必急於收緊貨幣政策。中國的宏觀數據料將繼續顯示經濟復蘇形勢良好,尤其在低基數效應之下,改善的情況在2013上半年將格外明顯。亞洲的出口企業可望從中受惠。
估值方面,儘管區內股市已錄得顯著升幅,MSCI綜合亞洲(不包括亞洲)指數以美元計的預期市盈率仍為11.6倍,歷史市賬率為1.7倍,分別低於10年平均的12.7倍和2.0倍。不過,往後投資者仍須留意美國的財政問題、歐元區的政治選舉議題、中東地緣政局對油價的影響,及中國會否過早收緊政策等風險。
王大智
摩根資產管理機構業務拓展總監
http://www.jpmorganam.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