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殉職醫護獲勳章表揚

六殉職醫護獲勳章表揚

【本報訊】沙士期間公立醫院醫護人員奮勇抗疫,無懼獻出自己生命,堅守崗位。6名不幸殉職醫護人員都正值盛年,年紀最大只有53歲。讓我們再次向英雄致敬。

遺孀曾企圖跳樓

首名不幸殉職是38歲屯門醫院護士劉永佳,他與屯院胸肺科醫生謝婉雯一起,為重症沙士病人插喉時,沾上飛沫而受感染。兩人於4月3日病發入院,劉延至4月26日不治,遺下一名三歲半兒子及妻子。
劉永佳的妻子疑因未能擺脫傷痛,同年10月於政府沙士專家委員會公佈調查報告翌日,在任職的九龍醫院天台企圖跳樓,幸獲時任醫管局總監的高永文勸服回心轉意。
謝婉雯5月13日離世後兩天,36歲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鄧香美,與沙士搏鬥約1個月後死亡。當時該院接收大批淘大花園病人,鄧在內科病房被「隱形病人」感染。當同僚還未能放下鄧香美離世的傷痛,另一名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劉錦蓉,於5月27日倒下。她同樣被隱形病人感染,終年47歲。
健康服務助理要貼身照顧病人,餵飯、洗澡、「執屎執尿」,感染沙士機會不比醫生及護士少。首先爆發沙士的威爾斯親王醫院8A病房的病房服務員王庚娣,是首批受感染威院醫護人員。她於3月15日入院後,與病魔搏鬥逾兩個月後,於5月31日離世。

代懷孕同事工作

壞消息接踵而至,6月1日只有30歲的大埔那打素醫院內科醫生鄭夏恩,被炎魔奪命。她主動代替懷孕同事走上前線工作,未正式到沙士病房抗疫前,在內科病房照顧一名「隱形」中風病人而受感染。
為表揚6人捨身救人的精神,政府向謝婉雯追封金英勇勳章,其餘5人獲追封銀英勇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