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有道】
劉以達糊塗還是精明,講到錢便見真章。達哥在「達明一派」時期賺到第一桶金,20多歲已榮登業主,他更聲稱過往數次物業買賣都有斬獲。但達哥前年高位放售一個銅鑼灣單位賺到近兩倍後,現時只租住大埔村屋,未見有樓揸手。
「買樓啊?買,買!最好嘅投資方法嚟㗎啦,買金都唔得㗎……但𠵱家啲樓癲咗,點買啊?可能兩年後先考慮。」達哥慨嘆去年做了數場達明一派演唱會,都未儲夠錢再入市,「即簡簡單單一層村屋,都成500幾萬,我唔想供啊,銀行收息係合法大耳窿,好多年前供過,係咁供息,一定要一筆過買。」
達哥說,「達明一派無可否認係我商業價值最高嗰時,當年已經供樓,兩年後賣走,美孚第二間供滿,再去銅鑼灣……每次買賣樓都有賺啲嘅。」
沽禮頓道物業勁賺
資料顯示,達哥93年承造按揭,以215萬元買下禮頓道崇蘭大廈的900呎單位,直至2011年在598萬元的高價賣出,18年間大升1.78倍;然而當中涉及在99年有五分之二業權以90萬元轉讓。「供滿後,前年高位嗰陣咪賣咗,賺咗筆錢,放喺銀行咯。」
這理性的一面是外界所忽略,他笑說,「梗係啦,大眾以為我儍㗎嘛!」他形容家中並無嚴謹的儲錢方式,但當有一筆收入時,都會存入夫婦二人的聯名戶口,雖然基本財政開支均由太太掌管,但每次提錢都要先經過他簽名,算是互相監督。
買樓顯示神通,但他一聽到股票、基金,便稱完全一竅不通,連最多人投資的滙豐控股(005)和長江實業(001)上市編號都毫無概念。雖然存款沒有作投資,但他卻自信「識用嗰筆錢,就可以有進步咯。我唔需要發達,一層樓舒舒服服,有些餘錢自資出唱片已經夠,我唔係要買到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