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運廊列車 煞停磨擦力可發電

新客運廊列車 煞停磨擦力可發電

【本報訊】機場中場範圍客運廊及其他設施將於2015年底落成啟用,屆時將提供20個停機位每年可處理多1,000萬人次旅客。機場管理局除建築物中加入多項環保設施外,又特別在地盤旁興建一個臨時混凝土工廠及預製組工場,減省運輸混凝土及預製組件所產生的碳排放,令中場客運廊可爭取環保建築Beam plus金級認證。
機管局建築工程總經理梁景然表示,興建中的中場客運廊外貌設計會以東高西低為主,即向東外牆會較向西為高,上蓋天窗會以朝北為主,令建築物可盡量採光之餘,也可避免嚴重西斜問題。新客運廊又會設有1,200平方米太陽能採光板集電,並在製冷系統加入廢水循環使用設備。

客運廊地盤大部份材料屬金屬模板及預製組件,減少使用木材。黃耀興攝

減少使用700噸木材

新客運廊八成電燈會使用LED照明,並使用減熱透光玻璃。一條新捷運系統連接一號客運,捷運列車煞車時產生的磨擦力可儲起轉換為電力供應列車系統,但暫未計算出能供應電量總額。
梁景然又說,特別在中場客運廊工場空地,建設一座臨時混凝土工廠,每小時可生產100立方米混凝土,相等於16架田螺車運載量。由於預計整項工程使用27萬立方米混凝土,故預計整項工程可節省4.5萬架田螺車運載架次,減少車輛碳排量。
機管局也特別建造一個金屬預製組件工場,在中場客運廊旁製造1,700件預製組件,在現場扎鋼筋倒鐵模,全個工程預料可節省運載預製組件車輛850架次。梁景然說,工程會盡量使用金屬棚架和鋼模,可令工程減少使用木材量約700噸,「全個地盤用到嘅木材比率唔夠5%,即使用都係揀來自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木材,符合環保準則。」

梁景然指工場自設混凝土工廠,減運輸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