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第三次核試,挑動朝鮮半島緊張升級,南北韓都部署導彈戰。繼北韓被指部署導彈準備發射挑釁,南韓國防部昨天(周四)公開新近部署的巡航導彈試射片段,聲稱北韓膽敢再挑釁,南韓就會用可精準得「擊中北韓司令部窗戶」的導彈,「一舉挑斷敵人脈絡」。
南韓國防部昨公開片段,展示從戰艦和潛艇射兩款新型導彈,擊中試射目標。韓聯社指,其中一款是射程1,000公里的「海星-2」型遠程艦對地巡航導彈,搭載於韓國型驅逐艦和宙斯盾驅逐艦;另一款是從214級潛艇發射的「海星-3」型潛對地巡航導彈,射程不明,但相信遠高於南韓「海星-1」型的150公里。南韓尚有一款「玄武-3C」型地對地巡航導彈,最高射程達1,500公里。
「一舉挑斷敵人脈絡」
國防部發言人稱,這些高精準導彈可「隨時擊中北韓任何地方的設施、器材和特定目標」,「可識辨和擊中北韓司令部的窗戶」。國防部長金寬鎮昨視察中部的導彈司令部時,表示北韓核試後可能會繼續發起挑釁,到時「我們要以我們擁有的導彈,一舉挑斷敵人脈絡」。南韓空軍昨亦與美軍進行為期兩日聯合軍演,加強兩國空軍戒備勢態,預備應付北韓後續挑釁。
金寬鎮周二也有強硬言論,聲稱面對北韓可能有核攻擊,最好是先發制人。南韓候任總統朴槿惠前天也強硬表示,北韓以為發展核武就可提高國際談判議價能力,但實際上只會被國際社會排擠,令國民更窮困和消耗國力,自取滅亡。她前天更率先提名六名新閣員,多數與國防外交有關,其中國防部長將換上韓美聯合司令部前副司令金秉寬。
北韓移動發射台難探測
對於南韓放出先發制人風聲,有專家則指,北韓有100多座彈道導彈移動發射台,若北韓核武小型化能成功裝上導彈,在移動發射台不斷轉移位置,美韓情報當局想及時探測和打擊,基本上不可能。
面對緊張局勢,北韓朝中社繼前天指朝鮮半島局勢動盪不安,「一個偶然事件可能演變成全面戰爭」,昨又指將強硬應對美日韓制裁。韓聯社前天報道,北韓已部署「飛毛腿」導彈、「勞動」導彈、直射美屬關島的「舞水端」導彈及為相關導彈配備的流動發射車備戰。
北韓第三次核試至今仍有謎團未解。南韓原子能安全技術院昨表示,分析核試後收集的八個大氣樣本,未能發現放射性同位素,未能解答北韓是否試爆濃縮鈾彈。
韓聯社/路透社/南韓《朝鮮日報》
南韓較長途導彈射程
•玄武-3A 500公里
•玄武-3B 1,000公里
•玄武-3C 1,500公里
•海星-2 1,000公里
•海星-3 不詳
北韓彈道導彈移動發射台規模
移動發射台 射程(公里)
•KN-02 未知 120
•飛毛腿 27-40座 300-1,000
•蘆洞 27-40座 1,300
•舞水端 14座 3,000-4,000
•新型洲際導彈 約10座 5,000至6,000
資料來源:南韓《朝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