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成為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後,不時講吓金句,反貪倡廉,節儉有理,浪費有罪,無非係警惕共產黨員,但在二月六日下午於中南海邀請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共迎新春,就居然話:「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要吞得下尖銳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對黨外人士而言,要敢於講真話,敢於講逆耳之言,真實反映群眾心聲,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梁振英應該認真地、嚴肅地學習習主席談話,唔好亂發律師信俾傳媒。
好好聽喎,不過前輩M想當年自己係愛國人士,諗起1957年嘅「反右」,仍然食唔落飯,現在聽到習近平咁講,佢叫左丁山上網自行查閱,重溫歷史。左丁山小時候聽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及陽謀陰謀之類,但詳細情形,無法記憶,好彩現在互聯網上有大量資料,翻查話咁易,前輩M講「關鍵字」係毛澤東反右鬥爭,上網就搵到如下一段:「1956年5月30日,毛澤東在接見保加利亞軍事代表團談到整風運動時說:對黨的缺點和錯誤,要公開在報紙上批評,要黨內外一塊來,大多數知識分子和黨外人士是和黨一道的。共產黨的缺點可以公開批評,人民政府的缺點也可以公開批評,要使公開批評成為習慣,言者無罪。」
毛澤東又講得幾好聽喎。1956年5月5日至7月3日,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召開13次座談會,參與者暢所欲言,批評時政和共產黨。統戰部和國務院召開25次工商界座談會,108人發言,「光明日報」在九大城市邀請高級知識分子座談,各部門、省市黨委相繼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套用西方一句術語:「其餘就是歷史」,愈多嘢講嘅人,被批鬥得愈慘,天真知識分子全部下鄉勞改,大教授變成清潔工人……前輩M睇報紙見到習總金句,無法唔咬緊嘴唇,沉默不語。
二十一世紀咯,習近平絕難與毛澤東相比,50年代全國人民靠共產黨派飯派米(因工作職位統一分派),今天不少人民因改革開放而富起來,有資格移民他鄉,中共好難再搞一次大鳴大放反右鬥爭,之不過,「中共容得下尖銳批評」?是真還是假,香港特區特首梁振英都容不下練乙錚篇文章啦,或者係因為梁先生不是黨員之故?既有老毛前科,「人民內部矛盾」,好容易轉化為「敵我矛盾」,因住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