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曾俊華年年財政預算案計錯數,被人封為「估錯數之王」,例如去年他預計本財政年度有34億赤字,但截止去年12月底,政府已錄得400億盈餘,稅務學會預計今年埋單計數,分分鐘有600億盈餘。季陶卻聽聞,鬍鬚曾並非次次有心「低開高收」,做足期望管理,實際是有太多「意外之財」。
七成政府部門回撥盈餘
政府主要收入有四類,賣地、投資、稅收以及各部門用剩回撥的使費。該政府中人指,大多數人以為賣地、投資超額完成,是鬍鬚曾估錯數元凶,但其實利得稅與回撥的金額都多得令人吃驚,因為香港利得稅為16.5%,而且沒有累進成份,不少大型跨國企業便選擇在香港納稅,香港去年便被稅務正義網絡(Tax Justice Network)封為避稅天堂之一。
而各部門在財政年度結束時若有盈餘,須回撥庫房。其實各政府部門主管在財政年度開始時,一般會緊縮開支,以免「使大咗」,但年尾往往有錢剩。以往為免下一個財政年度被削減預算,不少部門情願亂買物資花光盈餘,但2001年審計署揭露某些政府部門嚴重浪費,購入的文具100年也用不完,此後各部門有所收斂,大部份在年結時都有錢剩。
季陶粗略數過,83個政府部門在2010至2011年度的開支,近七成也有盈餘,難怪財爺埋單時,總有「意外之財」。
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