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br>那些年……賀歲盃好正

話題:
那些年……賀歲盃好正

那些年的農曆新年,大球場或是旺角場紅旗高掛,世界級球星與本地球迷同賀新禧,那是上一代的賀歲盃。可惜,時移世易,近年外隊吸引力大減,港人對這項傳統體壇盛事熱情不再,熱鬧的場面只能透過珍貴照片回味。

據足總資料紀錄,賀歲盃原來已有超過60年歷史,初期只邀請一支外隊來港與香港隊、港聯及華聯作賽;到80年代引入商業贊助,外隊增至3隊,而足總則派出港聯或港隊應戰,至90年代先獲萬寶路贊助,而嘉士伯則由93年開始冠名贊助,並邀請世界各地的國家隊來港作賽。

昔日各地國家隊獻技

由於賽事升格至國家隊層面,贊助商亦大力宣傳配合,如在電視及報章大賣廣告。比賽日更向球迷派發精美賽事海報,世界各地的國家隊也曾來港獻技;當中不少有星級球員壓陣,部份就算只選派新晉國腳應戰,但不少球員後來亦成為國家隊主力,故此賽有「球星搖籃」的稱號。
前港隊前鋒、現now及廣東省體育台足球評述員何輝表示,90年代至千禧年初,國內如廣東省亦會有直播,就算賽事轉播費未必太貴,但證明賽事本身是有一定吸引力;可是過去幾屆,參賽外隊由國家隊變成球會,到今年只能邀請到在亞洲區沒有太大名氣的球會作賽,難怪賽事不受球迷歡迎。他說:「香港球迷比較喜歡看著名球星,而農曆新年日期亦早已知道,足總只要早點計劃及部署,透過經紀在全世界物色幾支有較多香港球迷熟識的國腳級球星助陣球隊,其實不會太過困難。問題是足總有沒有想辦法去辦好這項傳統賽事。」

今年成本少於300萬

今年出資與足總合辦賀歲盃的傑志總領隊兼足總董事伍健解釋,今年賽事籌辦倉促,主因是現任行政總裁薛基輔上任不久,故影響了賀歲盃部署。「其實足總可以早些計劃物色球隊及贊助,甚至電視轉播等,可是前行政總裁離任後,整個鳳凰計劃受影響。」他指出,傑志決定與足總合辦後,只有約少於3星期時間去籌辦,在落實隊伍後始物色贊助,只有少於300萬港元成本籌辦,希望繼續吸引球迷捧場;如賽事有盈餘,可為足總籌到經費,用於發展本地足運。

伍健:來年有另一番景象

「現任總裁上任後,其實各方面也有進展,明年的賀歲盃會有更多時間去計劃,在物色球隊及贊助商方面,相信明年的賀歲盃會有所不同,相信屆時會有另一番景象。」相信這亦是不少球迷的願望及心聲。文:球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