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第三次核試,外界相信除了平壤為增大國際話事權外,更大誘因是金正恩企圖建個人威信。
金正恩去年4月中旬正式全面接掌黨、政、軍大權後,先在東倉里發射光明星三號衞星,接着在12月南韓總統選舉前一周再發射長程火箭銀河三號載衞星上太空,到今次核試又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前、南韓首位女總統朴槿惠上任不久進行。每次驚人舉動,明顯揀準時機,要力挫宿敵美韓銳氣。
由射衞星到核試,都反映金正恩的顏色,其實是延續了祖父輩的核震懾牌面和邊緣策略,即以核試核武作同歸於盡威脅,令各國投鼠忌器,讓北韓要糧有糧,有錢有錢。雖然如此爛仔行為犯眾憎,近年激起國際制裁,北京也有怨言,但金正日統治北韓17年來未嘗無效,金正恩在對外關係未出現新突破口時,也就寧要核子不要褲子了。力挫宿敵銳氣,就是要增加個人威信。南韓延世大學政治學教授文正仁就認為,金正日影響力尚未消散,「相信金正恩控制黨政軍,仍要靠(姑丈)張成澤與(父親親信)崔龍海協助」,所以要樹立個人威信,就要利用核牌面加大國際話事權。他准李雪主露面,種種舉動都顯示他要表現有別於亡父,建立個人統治。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