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客量見頂會爆煲

學者:客量見頂會爆煲

【特稿】
旅遊旺區銅鑼灣的新開藥房招牌燈光耀眼,吸引遊客注目,這些藥房中,有主打參茸海味的,兼賣奶粉、成藥;有專賣中西藥的,同樣亦在賣奶粉、海味,目標均是一批批來掃貨的內地客,但區內租金越推越高,有經濟學家擔心當內地客數目見頂,藥房便無法生存。

租金可謂冠絕區內新開藥房的駱克道香港中西大藥房,於去年10月上手租戶約滿之後,以80萬元承租。僅三個舖位之隔的永利大藥房,近月亦以65萬元租舖。而禮頓道金輪中西參茸大藥房的租金亦幾乎翻近兩倍。位於渣甸街的宏保中西藥房,則是由百德新街遷至現址,本月初才開張。

「賣1,000罐奶粉都唔掂」

經濟學家關焯照表示,內地貨品質素差,內地客來港轉攻日用品、藥品及參茸海味,藥房便越開越多。不過,他警告長遠下去並非好事:「如果成街都係藥房有競爭,未必有生存空間,業主不斷加租,畀你一日賣1,000罐奶粉都唔掂,營業成本不斷增加,隨時爆煲!」關估計,當內地客數目差不多見頂,藥房便無法生存,屆時無生意額的藥房要拉閘走人,租金會回落兩至三成,跌近谷底時,小商舖或有望重開。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