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br>腫瘤誤當膿疱 - 張淑儀

乳你同行︰
腫瘤誤當膿疱 - 張淑儀

正如前文所述,有中醫師曾向乳癌病人說,腫瘤潰爛外露是好事,因毒素可以排出體外。從西醫角度,腫瘤蝕穿皮層,屬乳癌T4期,並不是好事。我估計,這位中醫師顯然將腫瘤與膿疱,混為一談,概念搞錯了。
西醫所說的膿疱,是發炎現象。當有病菌侵襲病人的正常組織,令組織溶化了,便變成膿水。由於病菌在封閉環境內,會迅速滋長及積聚,令膿水在皮層內越谷越大,形成膿疱,大得爆穿皮膚時,病菌便會走出來,病人便會康復。
上世紀50年代以前,人的平均壽命較短,只有30多歲,死亡通常與發炎有關。那時西醫的抗生素還未出現,病菌不受控制,人若感染到,例如肺炎等,便較易死亡。發炎成為當時人類健康最大的威脅。膿疱穿破,病人便有機會復元。
但腫瘤卻是另一回事。腫瘤分良性及惡性。所謂良性腫瘤,是其細胞有變異,但屬良性,細胞會生長但不會不受控制般繁殖,並只在局部範圍生長。例如乳房纖維瘤,縱然體積大亦極少破穿皮膚。而惡性腫瘤,是自己身體因多種因素,令細胞變異,更會不斷繁殖,而且不受身體控制。癌細胞的特點,是會自行生長新血管,「去到邊蝕到邊」,容易走到血液循環及淋巴系統,甚至侵入其他器官,成為遠端復發,亦即是擴散並引致器官衰竭而死亡。
我翻閱過一些中醫治療癌症的書籍,部份對乳癌特性有所分析,會引用西醫的數據及資料。若然連膿疱與腫瘤特性都分辨不到,這類中醫顯然已追不上潮流,亦最好不要醫治癌症病人,以免誤己誤人。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