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把脈:用家市場令人錯覺 - 鍾維傑

樓市把脈:用家市場令人錯覺 - 鍾維傑

首先,注意標題不是說用家市場本身是錯覺,而是說這現象令人產生錯覺,以為樓市很硬淨。
不錯,近年住宅市場確有一定的廣義上可稱作「用家」參與,無論是當家居自用的、間中來港暫住的,又或長期空置當買了長期資產的,而摩貨個案比例不多。加上整體借貸水平不高,不難認為樓市非常穩健。
近日有自90年代已在住宅樓市投資的人士談論97時與今倘的分別,他們說97時摩了不少樓花,心口掛個勇字,且按揭利率是雙位數,但今次想買樓花也沒那麼多,亦沒有當年咁勇,兼利率便宜。若出現甚麼經濟調整,今倘防守力較強。以上並非全無道理,但是:

經濟基礎因素或變

A)自由市場不是靠集體行動:而是個體(包括個人、家庭及機構 )決定,如遇上經濟向下調整,那些借貸水平高的會自動或被迫出售資產減債,避免破產,那些穩健但定力不足的亦可能加入放售行列(有說執輸行頭慘過敗家),萬一導致恐慌性拋售,連沒有借貸原本有定力的也可以突然心急起來(因1,000元買入跌到100元才賣出,始終不爽)。正如近年升勢並非因有集體一致行動,而是由眾多個體決定而成。
B)經濟基調因素也會變:有評論說樓價得到基礎因素支持,如GDP上揚、失業率低等,但這些基礎本身也可改變,如經濟下調時失業率會上升。再者,近年之QE多少帶旺了這些基礎因素。
此外內地經濟發展雖是長期支持因素,但不代表沒有升降循環,it's a wild card。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