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華中心對小租戶「大清洗」,將樓面全租給連鎖店以恭迎自由行,其實絕非叫人意想不到,我們只是害怕,究竟哪個本地商場會步其後塵?信和?先達?「四樓有四仔」的好景?還是其他……相信沒有人能說得準。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相比尖沙嘴、中環或銅鑼灣「淪陷」在自由行的腳下,旺角的陷落,更叫人痛心。皆因中環雖是香港政治和經濟的核心,但若要數代表香港草根主流的生活文化「首都」,則非旺角莫屬──無論賣鹹碟的好景、賣Game日本漫畫雜誌租度假屋的信和、賣冒牌貨紀念品甚或情趣內衣褲的女人街、結集二樓書店的西洋菜南街,以至滿佈運動舖但疑似是同一老闆的波鞋街……都有着獨當一面的個性,拼畫出旺角那特別的多樣性。那份實在的生活感,那處為草根階層創造機會的區域,才是旺角最大的魅力。
若根據地理位置來理解,位處獅子山下的太子旺角一帶,可算是香港上一代講到口臭的「獅子山下精神」之發源地。究竟旺角本身有何獨特之處,令這份精神滋長?相比各區,旺角的發展最沒有規劃可言,你可以說是龍蛇混雜,但眾人在那裏可隨意各施各法尋找搵食生路,反而帶來發展生機,所以旺角在過去幾十年,小販、賣書的、賣玩具甚至賣性的,統統有得做……這亦符合了政府對獅子山下精神的演繹──總之大家別旨意政府,靠人人守望相助,個個努力工作,位位都靠自己,一切講求自發。故說旺角是展現香港人精神文明的地標實絕不為過!但今日若你放眼旺角,你會發現,這個本來盛載着香港人價值的地方,已跟亞特蘭堤斯一樣,淪為一個已消失的古文明!
昔日的亞特蘭堤斯相傳被大洪水淹沒,今日旺角同樣被自由行和「唯發展論」沖散至淪陷。代表着「旺角文明」的東西,被大量遷拆改造:瓊華中心、西洋菜南街,以至其他旺舖,紛紛變成金行電器舖等大型連鎖店,而且還陸續有來;有機的社區亦因着大規模的重建,逐漸步向千篇一律,缺乏活潑生氣。今日不少抱怨社會欠和諧、人們自發力不足的人,常推廣獅子山下精神有幾好。其實我們沒說不好,只是怪他們忘記那叫人緬懷的時代已變,當年還是一個讓人共生共存的社會──當然我明白,每個年代都有刻薄僱主,也有呃錢商人,但幾十年前社會還真的信奉多勞者多得,亦不會動輒殺雞取卵,香港社會才可以整體走向富裕。但今日呢?別只怪大地產商,就連每個小業主,都盡量希望以自己的單位,跟租戶對分利潤,甚至對分身家。他們為求仗着自己的物業,能夠一世不用做兼生活無憂,逼出一種「死做爛做」也無法交租的普遍現象,終令旺角淪為自由行的「租界」。對於正吃着人家血汗的業主,我沒有話說,只寄望那些對本地文化仍存有感情的新一代,若你能夠成為別人的業主,請為光復旺角、光復昔日的共生社會而多點憐憫,少一點榨乾榨盡……當然前提是你要有發達的一天。
古永信
《旺角價值.香港我主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