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改票價機制監察港鐵服務

擬改票價機制監察港鐵服務

【本報訊】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導致港鐵年年大幅加價,港府正與港鐵商討修改機制,加入服務表現及市民負擔能力等因素,當港鐵服務表現欠佳時,可以向港鐵罰款,而計算加價幅度時亦需參考市民收入變化,希望下月底前可達成協議。

質素下降便要罰款

消息指出,目前巴士的票價可加可減機制,除方程式計算結果外,還會再考慮市民負擔能力及巴士公司服務表現等一籃子因素,所以對港鐵應一視同仁。政府會要求港鐵可加可減方程式須加入服務表現、市民負擔能力及盈利狀況等三項因素。其中服務表現因素將引入罰款機制,當港鐵服務質素下降,便要罰款,而市民負擔能力因素則可參考市民平均收入變化的指標,但如何量度服務表現,及市民收入,仍有待與港鐵商討。
消息又指出,政府短期內會就調整過海隧道收費以舒緩擠塞,諮詢公眾意見。其中一個方案是紅隧私家車收費加5元,而東隧則減5元,預計可縮短紅隧車龍四成,新收費模式將試行1年,收集對流量影響的數據。
政府傾向以公帑按流量實額補貼東隧減價。而收費調整亦不會包括西隧,因為西隧港島出口道路已飽和,調整收費會令擠塞惡化。政府計劃在東隧專營權屆滿收歸政府後,才與西隧商討收費調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