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日出與日落(Ⅱ) - 鄧達智

觀星日出與日落(Ⅱ) - 鄧達智

富叔公的麻石腳青磚屋位於橫巷巷口,跟我們舊時方圓幾條長巷大片屋群一樣,幾百年老。不同,他家陳設全以貝母酸枝傢俬,沒有小孩的房子一塵不染,寂寥點綴八仙枱案上恒久不熄,燃燒中的檀香,還有一櫃一櫃線裝書。
富叔公喜讀書,桁起積累趟睡刷至滑溜發光的竹床,安穩門前細唸。他也愛觀星,一般村童未必愛聽星經,童年的我倒是其中之一例外。
未設公共路燈的年代,人人家前門燈,屋內電燈一律低沉,富叔公家面向祠堂前偌大廣場,前面一大片良田,再往前看;村落,河道,沼澤地,后海灣……今天路燈過份地明亮,良田變貨車場,政府與發展商再堅持,難保不久將來前面那片天空也一併被屏風樓阻擋。其實右邊天水圍,左邊沸沸揚揚建設中的洪水橋,我們本來共天地同軀的空間愈來愈窄,塵土愈來愈飛揚,光害愈來愈嚴重!那時無光害,抬頭星光滿程,不用跑到南半球的非洲,澳洲,紐西蘭……
我家頂上見星河。富叔公一面細心指點這陣叫七斗,那陣叫牛郎織女……記的不多,比較清楚還是七斗方位憑藉指示季節與位置,其他便是相關的神話,民間故事,反而興趣不大。今天的村童,除了極近親外,不用說同族叔公,自家直系親屬大概所熟無幾,他們有iPhone,有YouTube,有Game,有菲印傭姐姐,時光荏苒不用叔公指點星星。
回到澳大利亞Outback野外,十位少年同學與三名大叔將帳篷內被鋪拖到營外,躺下望星。無半點灰塵與光害,不止星,還有大片瑰麗星雲Milky Way;目不暇給,聽不到小朋友們的提問,自己早已儍了眼。
下次你去澳洲,不一定全程關注搶購鮑魚或羊毛油膏,留些時間與空間,轉入內陸觀星,之外另加日出與日落。
日出跟日落不同,趁天仍黑漆趕緊跑到山上大岩石,各自散開各佔角落,有前一天觀日落經驗,各人曉得檢點安靜。瞬間紅日節節升起,不等寸刻,再沒有日盡入黑前的magic moment,白天就在眼前,唯一信念,可做,便是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