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唐英年收藏紅酒逾30年,藏品無數,九十年代已在荃灣租了2,000呎貨倉做酒庫,其藏酒更遍佈世界各地的酒窖。唐英年與紅酒結緣於美國讀大學的年代。他說過,七十年代美國流行飲啤酒及威士忌,不過他嫌前者「飲到一肚氣」,後者又「太辣」,故選擇飲紅酒。
負責是次拍賣的香港佳士得形容,唐英年熱衷拜訪世界各地名酒莊搜羅佳釀,而勃艮第名釀更是唐最早及最喜愛收藏的類別。
飲酒講感覺
唐英年認為飲酒講個人感覺,超市賣80元一瓶的紅酒,不一定比專業酒莊3萬元一瓶的紅酒差。不過他亦曾買過假酒,是有酒王之稱的Le Pin(李鵬),他事後自嘲是「另類收藏」。
唐的紅酒學識達專業水平,對不同國家、產酒區及年份也有研究,品酒時可辨別不同產區、葡萄品種以至年份,有人甚至形容「佢飲一啖已可講出年份」;他任政務司司長時,在官邸宴請傳媒,便拿出三款來自波爾多及一款來自勃艮第的紅酒,年份介乎1985年至2000年,與記者玩估年份及產地的品酒遊戲。
1997年時任立法局議員的唐英年接受電視台訪問,大談收藏紅酒點滴。
片段所見,其寓所飯廳有逾千支酒,而其私人珍藏是1947年的PETRUS,主持問他如果發現此酒被打破有何反應,他笑言:「我諗我會暈。」唐直言閒時在家整理紅酒「摸吓、望吓」是最佳消遣,收藏心得是「貴精不貴多」,只購入好年份的酒。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