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經常多肉少菜的繁忙上班族外,臨床上也有不少長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便秘問題。長者便秘的成因眾多,包括腸部蠕動機能退化,影響排便。此外,部份長者的牙齒脫落、口腔咀嚼功能變差,令他們較難食用高纖維的蔬果。
另一方面,許多長者也患有超過一種的慢性病,例如高血壓及痛症等,當中部份需長期服用的藥物,含有對排便有影響的成份,例如某些類別的利尿藥、止痛藥、精神科藥物及治療過敏的抗組織胺藥物等。
當便秘情況持續,大便因缺乏水份而變硬,長者每次如廁都需用力排便,並因此產生疼痛感,可能令他們開始抗拒大便,並因此而造成惡性循環。醫生跟進這類個案時,會檢討他們的用藥安排,同時鼓勵長者改善他們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例如每天維持充足飲水量(約1.5公升)、多吃蔬果,如感咀嚼困難,照顧者可嘗試將蔬果切粒方便食用。如有需要也可適度使用纖維素作補充。
便秘長者也需慎用瀉藥,因為若習慣使用瀉藥協助排便,腸道功能會逐漸變得懶惰,蠕動機能進一步退化,到時便需依賴更高劑量的瀉藥,這絕非健康之舉。
撰文:香港老人科醫學會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
學會網址︰ http://www.hkgerisoc.org
老友所醫
(隔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