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花膠發臭嚼不爛

百佳花膠發臭嚼不爛

【記者林賽香報道】百佳近日趁新春推售多款應節海味,其中發售一款「珍珠花膠」,連海味店老行尊也從未聽過,有市民購買後發現花膠浸煮後似橡筋般堅韌,嚼不爛,傳出臭油溢味,已向海關投訴。

珍珠花膠發脹成大灘啫喱沉澱物,而且發出臭味。

劉太在香港仔中心百佳購買了半磅原價100元一磅,現特價81.7元的「珍珠花膠」。「用水隔晚浸,有成灘啫喱喺底,水面有一層油,有陣油膉味好臭」,她用刀切成小塊,「好難切,放入口仲咬極都唔爛,懷疑假貨」。

浸後有啫喱沉澱

她查看產品標籤雖寫「珍珠花膠」 ,但成份卻寫「乾魚肚」,她認為標籤混淆,已向海關舉報,未有化驗結果。記者到百佳,售貨員稱「珍珠花膠」用不同雜魚魚肚製成。百佳回覆,珍珠花膠是真花膠,該公司售賣20多種不同等級花膠,價錢由80多元至2,000多元一磅。至於珍珠花膠來自甚麼魚,百佳則沒有回應。
上環海生行海味專家朱小姐看過珍珠花膠後稱,花膠來自不同種類的深海魚,惟從未聽聞有「珍珠花膠」這品種,「花膠應該有少少魚腥味,依家聞唔到,亦都睇唔出係乜嘢魚」。她表示,優質花膠經浸泡後,表面會殘留膠質,但絕不會出現啫喱沉澱,「膠質係由花膠自己流出嚟,摸上手會滑潺潺,但呢啲冇,反而啫喱淨係溶喺水,好可能係添加嘅膠質」。

另一名不公開身份的海味店老行尊指,「花膠本身冇乜油,如浸出油可能係製造過程加咗油」。他懷疑劉太購得貨品,是用多塊雜魚魚肚壓至厚身,並加入油份、魚膠粉或其他物質增加黏性,壓得過實便過韌咬不開。
海生行總經理蘇啟國表示,魚肚是統稱,是魚鰾曬成的海味,花膠則是魚肚品種之一。過往只有黃花魚、白花魚等深海魚製成的魚肚才稱花膠,含豐富骨膠原,屬高級海味。惟近年花膠一詞被濫用,不同魚類的魚肚也被稱花膠,惟身價大有不同,「魚肚幾十蚊有一斤,多數用嚟做魚肚羹或雞紮;真正嘅花膠就最少500蚊一斤,貴到過萬蚊一斤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