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在立法會上發表一堆數字,表示去年底港人家庭總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率高達59%,貼近○二年60%歷史高位,較九七年樓市見頂回落時的48%還高,以凸顯現時的危險性,看來是會再出招。正所謂唔識就俾佢嚇死,識就俾佢笑死,沙膽虹敢問陳總裁,○二年底恒指才9000點,中原城市指數才34.83,目前中原城市指數是119.13,恒指23000點以上,如果二○○二年底投資者和買樓人士見到這個60%的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而不敢去買樓、不敢買股票,今天豈非望門興嘆?難道九七年樓市見頂之時,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只有48%,就相對安全嗎?
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比例,不一定是高就代表危險,低就安全。當經濟持續蓬勃,本地生產總值急速增長,分母數字越來越大,增幅超過家庭負債,比例數字就會縮少。相反,經濟進入通縮及長時間衰退,而供樓負擔固定,家庭負債減少速度較慢,比率就會急速上升,○二年就是這樣。這往往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三年再經歷沙士,經濟被多踩一腳後就急速回升,這反而是入市投資兼買樓良機。
沙膽虹並非認為現時香港資產市場沒風險,只是想表達這個家庭負債與本地生產總值比率不代表甚麼。若然未來經濟再持續向好,比率不斷下跌,又代表風險低嗎?當然不是!因為一旦經濟逆轉,兼利息回升,分子就會急升,而分母也大幅回落,比率將大幅飆升。
沙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