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𠵱家息口咁低,將來跌價、加息都唔理得咁多,自己擁有咗個單位,最緊要買樓上車!」黃先生半年前終於一圓置業夢,以近300萬元購入葵芳閣一個約600呎的舊樓單位,一家四口現時每月供款約一萬元,佔其家庭入息比例約兩成;為了供樓,旅行地點或要由歐洲變大陸。
黃先生多年來租住私樓,未置業前若連資產計算,超出公屋及舊居屋申請資格,但一直希望盡快「上車」。半年前其租住的葵芳閣單位,業主願意出售,加上低息環境,他將畢身積蓄約200萬元繳付首期,另做十年按揭,每月供款約一萬元。
他擔心一旦加息,未來供樓負擔加重,指其家庭只能負擔到每月供款約1.5萬元,「到時就要節衣縮食,又要慳住使,可能出街食飯少咗,以前食海鮮、到時可能食幾百蚊飯。」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