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名校】
雙非生意多到「唔憂做」的黃菁葒指,不少雙非父母均是居於深圳的內地中產,對學校要求也越來越高,隨着北區學額爆滿,預料雙非大軍下一站會殺入沙田。
中產雙非多番打探
黃菁葒形容,她所認識的雙非童父母都是中產以上的有錢人,有見識及有學識。隨着北區的幼稚園及小學學位爆滿,她指雙非家長已開始轉移目標,尋找其他區的學位,「雙非父母都識嘢,知道沙田、九龍塘多名校,識得向我打探呢啲地區嘅名校」。
她指,雙非童要在九龍塘名校區爭學位不易,因該區下學年的小學學位也不足,所以仍未嚴重飽和的沙田區學校,預期將成為雙非學童「揮軍南下」的新目標,「總之未有跨境學生到嘅校區,仲有學位爭」。相反屬於大嶼山校網的東涌,雖然小學及幼稚園仍有不少剩餘學額,但黃菁葒坦言已不打算再繼續開發,「我𠵱家仲做緊東涌一間幼稚園,都係收生不足,校長聯絡我幫手北上招生。但其他學校未必會再搞。」她解釋因東涌路程太遠,成本高不化算。
原本經營公司包車生意的蔡永發,因建築業及工廠式微,07年轉營做跨境保母車生意,成功將公司起死回生,現時每年生意額有近千萬元,今年初他更收購了內地一間擁有中港車牌的運輸公司,令其保母車隊可接送學童由內地的家直達本港學校。
老闆指孤寒兼奄尖
不過,他指雙非父母孤寒奄尖,「雙非好惡做,聖誕、新年學校多假期,佢哋要搭一日計一日車費,又要求保母車直達屋企門口,集合喺屋苑一個站都唔肯」。他說保母車公司要兼職保母,部份雙非父母不易聯絡得上,學校若有特別活動,或更改返學、放學時間,老師會致電保母車公司,由他們轉介訊息給雙非父母。訪問期間,蔡永發便一小時內收三間學校來電,非常忙碌。他相信未來客源是移居內地的港人子女,「內地生活費平啲,好多香港年輕人返內地生活」。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