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城市大學可能開創本港大學先河,成為首間大學被揭發遴選校長時涉嫌「造假」。城大當年有三位高層人士繞過遴選委員會,秘密飛到外國與候選人會面,涉嫌勸退兩位候選人,令郭位成為唯一候選人,當上校長。遴選委員會和全港市民都被蒙在鼓裏。城大工會要求獨立調查。校方則否認有任何候選人被勸退。
記者:譚秀嫺
城大2007年11月的校長遴選委員會會議上,校董會秘書杜國維(John Dockerill)宣佈,三位候選人中有兩位退出,郭位成為唯一候選人。由於城大第一次遴選失敗,這已是第二次遴選,若郭位遭否決的話,城大就要展開第三次遴選。結果,遴選委員會在無選擇下,通過推薦郭位為校長,並交由校董會通過。
應獨立委員會調查
該次遴選委員會會議,原訂是要會見所有候選人的。但在臨近開會前,當時的校董會兼遴選委員會主席鍾瑞明、署理校長何炘基、校董會秘書杜國維,聯袂飛往海外,會見各個候選人,包括身在美國的郭位、和倫敦的David Nethercot,據講另一位為新加坡學者。其後,郭位以外的候選人都退出遴選。消息人士指,會面令有關候選人覺得自己不是他們的心水人選,因而自動退出。David Nethercot回覆本報時證實,曾與城大人員就有關職位會面,但拒絕透露談話內容。另一位傳聞中的候選人沒有回覆本報查詢。
遴選委員會中,除了鍾瑞明外,共有八名委員,其中兩位分別向《蘋果》親口證實,會議上從無提過有代表飛往海外會見三位候選人,事前沒有授權,事後也沒有滙報。在原訂要面見候選人的會議上,他們只獲告知兩名候選人退出,郭位為唯一候選人。其中一位委員在獲告知三人海外行時說:「我完全唔知道呢個情況。」另一位委員則表示在事後循其他渠道得知此事。而會議所有文件是即場派發、即場收回的,透明度甚低。
城大發言人回覆指「沒有任何候選人被勸退」。至於三人有否事前獲授權、事後滙報,城大指當年前往海外會見候選人,「全部過程都有向遴選委員會報告」;但在本報追問下,則改口說「校董會證實有向遴選委員會滙報,亦有會議紀錄」。不過,有遴選委員指從未見過有關會議紀錄。
城大教職員協會主席謝永齡形容事件「匪夷所思」,未得遴選委員會授權,校方不得偷偷地找候選人談,「喺香港大學史以來,未曾試過咁樣」;這種涉嫌「造馬」事件,在一間大學出現,是十分遺憾、悲哀的事。他指應立即成立有公信力、獨立的委員會調查事件。
或影響校長正當性
立法會議員陳家洛認為,這是程序上的嚴重缺陷,影響了郭位做校長的正當性,令人質疑他會不會是靠關係上位;再引伸至管治文化,質疑他會不會有樣學樣、對人事升遷採用同一手法處理。陳指出,在學術界,若候選人見到該三人聯合起來表現消極,就會知道「算把啦,唔好玩啦」。
秘密約見候選人三人組
鍾瑞明
時任校董會主席/
遴選委員會主席
回應稱與候選人會面目的為了溝通及互相了解
何炘基
時任署理校長
現為金融學講座教授
拒絕回應,只稱事件符合規矩及程序
杜國維
時任校董會秘書
現獲委任為城大顧問
拒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