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降魔篇》內文章的年輕版唐三藏,令我看着看着想到哥哥扮演的寧采臣,或者白蛇傳內的許仙。
《自私的基因》沒有坦白說,其實世界上任何生物,都在努力將自己的基因複製下去千秋萬代。這幾乎已經是一種近乎盲動的行為。複製基因的方法,不知是神對人類的恩賜還是開玩笑,便是做愛。西方神話內的諸神比較接近人性,他們並沒有禁慾,你看宙斯到處播種便是非常風流。但後來社會需要講一套規則了,於是禁慾才成為議事論題。中國則很早便有一條清教徒的成仙路線,沿着漫長的中國文化路線前進。唐三藏被提出來成為這個原型的標本。總之凡是為了成仙,成道,又或者層次比較低的要武術達到最高境界,童子功就讓我們這些好色的人很尷尬,你要武功超凡還是在床上武功超凡?二者只能選一。
無論是唐三藏、寧采臣,還是許仙,都被塑造成文質彬彬的弱小男孩。中國的男性其實很痛苦(外國我不敢說),數千年來內心都害怕有一天性能力減弱,不能滿足女人看似無窮的性慾。這可能是男性真正的煩惱主幹,而不是被美化的愛情。於是成仙成道成佛便要去除這個煩惱,或者稍有不如意便出家,男和女都將性慾斬去。儘管我想爆頭也想不到兩者的關係(出家另一個現實問題是經濟,有冇飯開的問題)。
文章演得實在好,即使他滿頭亂髮時,已經跟削髮一般,立意為了大愛而犧牲小愛,而後來他悟了,愛無大小,都是愛。卻怎樣也改變不了性慾的罪惡名聲,要斬斷情根,其實那不是情根,其實那是男人的根呀,陰功!而這種無知的返祖現象令他們看起來都似小孩,增加了戲劇的喜感,和童話化世界的味道。沒有了性的侵略意味,換來的是純真之愛,無論男女都看得開心。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