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企硬  免補價冇得傾<br>公務員樓難重建 政府嘥兩萬伙

陳茂波企硬  免補價冇得傾
公務員樓難重建 政府嘥兩萬伙

【直擊公務員爛樓】

【本報訊】港九市區餘下227個公務員建屋合作社重建受縛,業主、發展商及政府三方角力。重建這批位處黃金地段的公務員樓,既要補地價,又要補高空,發展商嫌無肉食拒重建。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網誌態度強硬,講明這些前公務員過去已享受低地價優惠,免補價冇得傾,令到原本可釋放的5,000個公務員單位,或重建成的20,000個500方呎單位變成遠水,不能救近火。

記者:陳家雄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官網「局長隨筆」表示,對於有人建議就公務員樓重建的補地價給予優惠,甚至免補地價,「業主已在過去享受到低地價優惠,我們有沒有足夠的公眾利益理據去支持政府再用公帑補貼他們呢?」發展局表示會繼續同各持份者溝通和探討。
公務員合作社申訴大會召集人黃伯仁隨後即刻逐點反駁,強調公務員合作社計劃不是享受,而是綑綁式,「公務員一定要工作至正常退休年齡才可以在退休後擁有居住權,我是用一生全部工作歲月換回來的,並非政府恩賜。」
陳茂波說,在市區重建的問題上,政府和市建局對待業主是一視同仁,很多合作社樓宇位置優越而且環境寬敞,不少退休長者都希望繼續居住,所以社會要先弄清楚,有哪一些長者真正希望搬離單位、是甚麼原因、以及重建是否最好的辦法。黃氏反擊指住在50年樓齡而無電梯的絕大部份退休公務員或配偶非常渴望重建,否則沒有這麼多空置單位。並認為政府已免去二手居屋補價,質疑這是一視同仁嗎,隔空動火、態度強硬。

長沙灣順寧道330、332、334及336號
1952年興建 5層高 20伙單位現時 30%空置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

50年舊樓 天花滲水剝落

現時公務員樓樓齡逾50年,日久失修問題嚴重,黃伯仁上周帶同記者參觀長沙灣順寧道的公務員樓。其中一位業主蘇先生是退休懲教署職員,居於頂樓,三年前才花七萬元維修,但單位天花漏水問題仍舊,進入睡房,對正床頭的天花掛置膠袋,「係我自製嘅引水道呀!就算唔落雨,嗰日好潮濕,天花都有水滴落嚟,滴到張床濕晒!你睇,今日咁乾爽,天花仲見到水痕。」他怒氣沖沖說:「呢啲鹹水樓,根本點整都整唔到。」另一位業主曾先生是退休前市政局職員,居於順寧道363號5樓,睡房天花露出鋼筋,「有一日,我同太太瞓緊覺,突然天花成幅石屎跌下來,好彩我瞓一邊,太太瞓另一邊,石屎只係壓中我膊頭,如果唔係,我𠵱家唔會同你講嘢!」

發展商嫌太貴唔吼

其實該幢公務員樓已分契,曾委聘測量師向39間發展商招標重建,但結果無人問津。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表示,公務員樓不是一般細單位,普遍1,000至2,000方呎,「業主除了想樓換樓,還想換了層樓後,有些餘錢,但發展商無可能offer比市價高兩、三倍的價錢!」梁志堅又說:「重建公務員樓要補兩個地價,一個是贖契,另一個是補地積比,因為公務員樓地積比一般是兩至三倍,現時地積比普遍八倍,發展商要補回多了五倍地積比,令到發展成本高昂,「又要解決業主,又要補兩個地價,所以好多發展商寧願收購唐樓,都唔去收公務員樓。」另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認同看補地價多少才知道是否可行(收購重建),似乎三方面若未能就如何補地價計算有新突破,這兩萬伙潛在供應只是得個講字。

公務員樓始於1952年

【話你知】
公務員樓,即公務員建屋合作社計劃,始於1952年,屬公務員房屋福利,公務員可自組合作社,政府以市值三分之一的特惠地價批地建屋,讓公務員以合作社形式建屋,並可獲政府貸款支付地價及建築費,為期20年。至1980年代終止,期間先後成立238個合作社,目前有177個已分契,61個未分契。在已分契中,13個已補地價,其中11幢已重建,如西環寶翠園、紅磡漆咸大廈重建為「昇御門」。
以長沙灣順寧道為例,當時地價連建築費約50萬元,由20社員承擔,每人承擔2.5萬元,其中一名業主指,當時月薪260元,樓價等於十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他又稱,社員要做到退休,先可以繼續居住公務員樓,若中途離職、辭退、提早退休等,公務員樓必須歸還,由其他公務員入住。

五大靚地公務員樓

政府與公務員樓業主分歧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
補地價:公務員當年只用三分之一價錢購地,再免補地價要考慮公眾利益。
居住意願:很多住在寬敞公務員樓內的業主不想搬離。

公務員樓業主黃伯仁
補地價:當年政府賣地條款並無列明要補地價,公務員須工作至退休才擁有居住權,並非政府恩賜。
居住意願:住在50年樓齡而無電梯的絕大部份退休公務員非常渴望重建,否則沒有這麼多空置單位。

新game出爐 ~ 快啲試下自己有無辦法上車啦!
【「樓」年運程小測試】
http://www.tomonews.net/game/hkhousing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