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期權:買地產股勝買樓四原因 - 金曹

一周期權:買地產股勝買樓四原因 - 金曹

最近接連與幾位租客做心理輔導,皆因早前租約完結,被業主大幅加租,每月租金動輒上升10%以上,租客雖然手上持有的現金勉強夠首期,但對前景有保留,並不想用盡手上資金作首期入市,恐怕將來如果樓市逆轉或工作收入不穩定會很麻煩。
當然,人人的客觀情況不同,不能簡單一句買或不買便能概括,因為一個買樓的決定涉及過百萬元現金及每月過萬元的供款。如手上有現金,對放在銀行收息覺得無用,心大心細不知應否入市買樓。以下有四個買地產股勝過買樓的原因可以考慮:

1)現時樓市已創新高,各大地產商一般認為2013年樓市只能「平穩發展」,原因是建築成本高。不過樓價升跌,向來是講需求,地產發展商並無保證利潤,不一定年年賺大錢。相反,美國股市已創五年新高,恒指現時約23800,與08年高位27853仍有17%升幅。
無可否認,本港樓市的升幅是由境外熱錢炒作,加上曾蔭權主政時代新屋興建太少,供求失衡所致。現時美國、中國樓市回暖,熱錢會不會離開本港樓市?梁振英主政短短幾個月,已推出加建居屋、港人港地、加重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白表免補地價買居屋,招招都是正確有效可以增加平價樓供應、限制境外需求,這需要時間來驗證。
2)本港的租金回報向來偏低,現時才入市買樓收租回報低,扣除每月供樓、管理費及差餉、維修等,基本上並沒有多少現金落袋,買樓自住則要看作極長線的投資,有足夠心理質素及財政實力承擔短線摸頂買貨的風險。
至於地產股長實(001)、新地(016)等一線地產股,2013年仍預期派息2.5厘。

買樓睇長線 明年恐加息

3)在24個月內短線買賣住房有特別印花稅5%至15%,加上一般交易費用及銀行通常要求最少供款期,故現時入市要作兩年以上投資期的打算,一年內升幅少於10%,根本無利可圖。雖然預計2013年樓市平穩,但2014或2015年美國很可能已經進入加息周期,並且本港細單位的供應會逐漸增加,對樓市的影響有多大仍要觀察。
港股則一般預計2013年可見25000水平,股票獲利隨時可以套現,交易成本及印花稅等相對輕微。
4)樓市向下的時候,除了難套現之外,也非常難對沖下行風險。筆者認識一些長線持有股票的投資者,風平浪靜時可用股票期權備兌認購(Covered Call)賺取正現金流,如有異動可用Long Put對沖下行風險、較專業的可計算對沖值以沽出期指合約,又或者先行沽出股票套取現金,再用價外Short Put賺取時間值等低位接貨,多種招式可有效管理現金水平及持貨風險。
例如持有新地股票,做3月140元Covered Call也可收期權金0.7元至0.8元,如早前120元以下買貨,今年3月前能夠以140元出貨,利潤合理,如不到價,可繼續持有股票等下次做Covered Call的機會。

金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