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維持追逐風險/規避風險的輪流交替狀態(Risk-on, Risk-off mode)的機率較數月前為低,但仍不適宜採取高度進取的取態。
由於對歐元區面臨瓦解的憂慮緩減、中國呈現復蘇迹象,加上美國成功避免陷入財政懸崖,市場波幅已顯著下降。
這會否只是縈繞投資者長達三年之久的追逐風險/規避風險輪流交替的其中一個階段,抑或是市場環境可望長期向好的開端?
增加信貸比重
我們開發的專有追逐風險/規避風險衡量標準(Risk-on, Risk-off metrics)所示,追逐風險/規避風險行為近年達到歷史高位。
當前的追逐風險/規避風險環境(Risk-on, Risk off period)始於五年前的金融危機。
然而,根據我們的衡量標準,追逐風險/規避風險行為已在過去一年穩步減少,顯示我們可能正在迎接長久的穩定期。可預見風險規避(Risk-off)行為可望減弱。
因此,股票(特別是新興市場及小市值股票等高Beta值板塊)等風險資產可望錄得強勁回報。
然而,追逐風險/規避風險行為仍遠高於平均水平,並在近期小幅回升,市場存在可推高波幅的基本面風險,令本輪追逐風險階段(Risk-on)歷時較短的可能性上升。
鑑於上述迹象好壞參半,我們認為目前增加股票及實際資產的持倉或屬合理之舉,但同時須對沖有關持倉。
投資者可考慮採用以下三種技巧:
(1)增加創造收入策略(Income-generating strategy)的比重,如信貸等;此等資產傾向在低增長的追逐風險/規避風險環境(low-growth Risk-on Risk off world)中表現良好。
(2)在市場上升或下跌後,更頻繁地重新調整組合。
(3)留意股票認沽期權對沖波幅上升風險。
ALLIANCE BERNSTEIN聯博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