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欠薪3,100萬<br> 多涉私營地盤 創七年新高

建造業欠薪3,100萬
多涉私營地盤 創七年新高

【本報訊】建造業步入黃金期,但欠薪問題卻有惡化迹象。建造業總工會去年接獲191宗欠薪個案,涉及欠薪逾3,100萬元,較前年勁升2.5倍,創近七年新高。建造商近日狂呻難請人,要求輸入外勞;工會指建造業「有汗出、冇糧出」是不少年輕人抗拒入行的關鍵,促請業界先正視欠薪問題。
記者:盧文烈 張文傑

建造業總工會翻查資料發現,過去10年曾經為13,981名工人成功追回欠薪,涉及2.84億元。政府近年嚴打建造業欠薪,欠薪個案自2009年起逐步減少,但去年卻突然急速惡化。工會去年接獲欠薪投訴有191宗,最後成功為1,431名工人追討欠薪,涉款3,150萬元,欠薪人數較前年的553人多1.6倍,欠薪總額亦較前年的895萬元升2.5倍,是06年以來新高。欠薪個案多為私營地盤,其中12宗個案最終引發工業行動,令部份工程要重新招標致延誤。
工會理事長周聯僑表示,工程數量增加,是導致欠薪投訴急升主因之一,不少工程早在兩年前已入標,當時部份分判商為求中標,以低價入標,但去年不論人工及建材成本也上升,令分判商失預算,索性一走了之。他形容,工會處理的個案只屬冰山一角,相信實際情況更嚴重。

工會堅決反對輸入外勞

商界以未能聘請足夠建造工人為由重提輸入外勞。周聯僑指欠薪問題嚴重,令年輕人抗拒加入建造業,若承建商能正視問題,改善形象,自然吸引部份年輕人入行,重申工會堅決反對輸入外勞。
周聯僑又透露,工會去年透過公司查冊,成功為200多名工人追討600萬元欠薪,因此工會反對修訂《公司條例》,影響工會追查僱主資料,「如果傳媒有豁免權,工會都應該有」。
有建造商表示,欠薪問題只出現在少數承判商身上,不應與輸入外勞相提並論,他表示,根據法例,大判須墊支旗下分判商兩個月的欠薪,對工人已有一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