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早前宣佈,本月起下調超過400個品種的藥物價格,包括呼吸及專科特殊用藥。藥品價格下調,對藥企毛利率及盈利構成直接影響,惟內地醫改深化,消除「以藥養醫」,有利帶動藥物普及,藥企有望透過銷售量的提升,提振盈利。隨着內地人均收入增加及人口老化,對中成藥行業關注度不斷提升,行業產值從2003年750億元,升至2011年4,230億元,增幅約5倍,年均增速超過整體醫藥同期的22.6%增長。
適逢冬季流感季節,或刺激心腦血管藥物的需求,其中可留意中生製藥(1177)、四環醫藥(460)以及中國製藥(1093)。
四環毛利率料升
四環主要生產心腦血管藥物,一直注重研發。集團去年上半年毛利率由78.2%,輕微下跌至77.1%,下半年隨着新開發產品的生產規模逐步擴大,將攤薄開發費用,毛利率料可回升,另集團又積極與海外公司合作研發新產品,展望不俗,建議可於3.40元買入,上望3.85元,止蝕3.10元。
中生製藥主要產品包括肝病及心腦血管用藥,兩者分別佔去年首三季收入的47%及16.7%,期內純利按年增1.22倍,至6.27億元。集團新產品銷售佔去年首三季收入的25.7%,反映研發及銷售成效。現金達28.9億元,具併購概念。中生製藥估值雖較高,惟新產品銷售及併購憧憬,盈利有理想增長,可於3.80元吸納,目標價4.25元,跌穿3.50元離場。
中國製藥去年首三季錄得2.1億元虧損,期內毛利率12.8%,遠低於2011年同期的22.3%,成藥業務成為盈利主要來源,錄得1.09億元,惟按年仍減少約四成。集團去年向母公司收購製藥業務,有望優化產品結構,可候低於2.87元入場,上望3.25元,2.64元止蝕。
黃敏碩(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康宏証券及資產管理董事
mailto:[email protected]